而李安也并不知道辽东针对幽州的计划,此时的他刚出渔阳,进入北平境内欣赏着沿路的风景。
北平和上次比起来已经出了很大的变化,一望无际的耕地,沿路还有少量的村庄城镇。
大多数耕地都是农庄形成,以乌丸人或者雇佣汉人劳作,整体看起来也欣欣向荣。
只等陆续的吸收百姓建设好此地,让此地不比内三郡差,才能算是幽州真正的治所。
而且幽州结婚潮过去之后,又大肆掀起了怀孕潮,仅仅一个县城就有好几千孕妇,大多都是那些乌丸少女。
李安也对此作出了非常多的政策,官府不仅从商人那里下达了大量的保胎安胎药材订单。
而且李安准备组建的战地护士,也开始接受生产方面的培训。
并发出公告,孩子出生之后官府将再分十亩地,并且父母名下的田地半税,用此激励先生人口的诞生。
只有新一代人的出生,老一代人的逝去,百姓才会在此地真正的扎根。
也让大量的乌丸妇女彻底融入了进来 ,官府也出资建立了托孤所,收留了大量的异族孤儿和汉人孤儿。
甚至其他州很多地方养不活,家里那么多人口,就把女儿让人送来幽州,至少有条活路。
导致幽州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男女比例都严重失衡,现在哪怕开放了平妻政策,但依然有许多待嫁的少女。
本来久经战乱成年男性就少,又加进来60万妙龄异族女性,哪怕拼命吸收汉人也是杯水车薪。
这也是李安现在比较头痛的问题,如果把北平的50万乌丸部落再吸收进来,又多了20万生育年龄女性。
毕竟后方安定的环境下,战争死亡的大多数都是壮年男性。
曹操那边因为新政原因,现在已经很难弄来壮年的男性了,只从其他诸侯地方断断续续少量的增加。
李安也不得不想其他办法,甚至在马县和轲比能的互市中,用茶叶等物资兑换草原部落的汉人。
就连夏侯尚准备带过来的一万士兵和十万家眷都做了安排,家眷都安置在北平,若有一个妻子的尽量再娶一个,在分田地让他们快速在此落叶生根。
刚到北平郡城李安就接到了,张辽牵招传来的好消息,击溃敌军2万,俘虏8千,还有一个敌将。
李安直接把俘虏,发配给了先来一步的李儒,表示不要死人了,这些汉人以后可是幽州的子民,不过得事先劳动改造一番。
李安也亲自写信赞赏了牵招,并给予手令,让他召集三万乌丸骑兵,拨给他了盔甲与武器,由他亲自统领,随时准备作战。
有了刚放回去的1万壮年乌丸人,李安相信等部落首领不会反对。
并许诺征战辽东过后,再对他作出奖赏。
但现在也不是开战的时候,刚来北平的李安,有很多事情都等着李安处理,新开的学院 ,兵工厂,医学院还有即将来到了春耕。
刚来到北平,李安就开始没日没夜的工作起来,治所虽然迁到了这里,但没有彻底稳定下来,很多事情都还得重新规划。
就连吕琦玲到来之后,李安也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她,甚至直接把刚接受完培训的1000战地护士交给了管理。
毕竟这群年轻漂亮的护士,若是一直跟着男兵作战,迟早得出问题,同身为女兵的他们会更好相处,也能让这些护士慢慢熟悉军旅生涯。
大量的税收也让李安的军队开始大量的换装,双层皮甲早已经满足不了军队的需求,开始制造更加繁琐的鱼鳞甲、扎甲和将士们使用的明光铠。。
武器也更加追求精炼,若在战场上发现满足不了要求,同一批号的武器若出现了问题,负责的官员皆得砍头,对此兵工厂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同时对于工匠的待遇也非常之好,并没有引起不满。
换下来的皮甲武器,直接交于兵工厂,重新炮制一番又和新的一样,涂抹好油脂封装好,等着曹洪军队运走。
兵工厂就是一个巨大的机器,日夜不停的生产着幽州士兵所需要的。
而戒备森严的兵工厂,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印刷书籍,可以说这件事情做得非常的隐秘,工人皆是鲜卑的俘虏,在严加看管之下生产,就连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而在北平城外的书院,简直建设的比李安的府邸都要宏伟高大,特别是高耸的藏书阁,有7层之高,每层都摆满了海量的书籍。
已经成了幽州北平的独特风景,很多在幽州的官员和寒门士子都想去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