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朝会过后,大多数人眼中都忍不住的兴奋情绪,很多人就算没有升官爵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当然除了高台上一脸不开心的刘协,但此时却没有人敢管,也没有人敢站出来斥责曹丕,因为前两天曹丕称王的时候,已经有人做了。
相比曹操偶尔还节制一点,曹丕直接把反对者拉出城外车裂抄家灭族抛尸乱坟岗,对于这些拿着自己的俸禄,还反对自己的人丝毫没有手软。
名单念完之后已经过了很久,曹丕也并没有在朝堂上宣布什么事情,而是选择了退朝。
但在出了皇宫之后,李安却被请到了丞相府,来到之后发现满宠陈群贾诩等人也都在此。
这次册封不仅是李安得到了尚书令的官位,提前押宝的一些人也步步高升。
陈群就在其中,已经被封为丞相司直俸禄千石,不仅有实权,而且属于曹丕的近臣,只要不犯错,肯定能捞到一个三公九卿的位置。
“诸位皆为我心腹,此时局势动荡,望大家助我一臂之力。”
曹丕一过来就显得贤人礼下向众人进了一礼说道。
“愿为魏王效劳。”
“…………”
李安站在最前方,仔细观察了一下身边的同僚,除了少数的生面孔,大多数都是曹操留下来的班底。
“…………”
“ 豫州刺史空缺,先生觉得何人可替?”
李安本来以为这次并没有自己的什么事情,没想到曹丕还是问向他。
“豫州乃是中原粮仓,我不敢轻言,全凭魏王做主。”
李安心中也知道,问自己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听说幽州治中糜桥才能出众,善于新政,不知他的才能可否胜任豫州刺史?
“糜桥有实才,也当过豫州治中,熟知豫州风俗人情,由他治理,可保豫州太平。”
李安也如实回答道,心中却想到恐怕这又是曹操安排的,自己的左膀右臂徐庶糜桥,但徐庶却是寒门子弟孤寡一人。
而糜桥就不一样了,乃是徐州糜家的子弟,自从跟着李安发家之后,也和徐州老家多有联系,甚至有不少族人在幽州当官。
“好,那就让他接替豫州刺史的位置。”
得到李安的肯定之后曹丕直接拍板道,豫州的重要性,曹丕也是知道的,合适坐这个位置的人的人非常少,糜桥任职豫州刺史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曹操临终前就交代过,让曹丕重用李安,但也要一步步消除李安在幽州的势力。
第2天一早,李安除了收到了尚书令的大印,同时也收到了诏书爵位被提升到东安县侯享六千户,爵位可以说已经是曹操集团最高的一批了。
这一点李安也很清楚,自己的官位爵位倒是越升越高,可幽州牧变成幽州刺史,此时幽州的治中也被拿下。
而治中的权利就是考核官员,填补官员,恐怕用不了多久,幽州的官员就得换上不少。
完全就是打一棒给颗甜枣,想让自己死心塌地的留在这里辅助曹丕。
而且曹丕到派了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去了幽州作为治中,那就是身份比较尴尬的刘晔。
“这倒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
李安也不由感叹这步棋走的非常之妙,刘烨虽然也是作为曹操的心腹谋士,可他的身份就代表着他不可能接触到核心的权利。
他可是比刘备的血统更加纯正,真正的天子皇叔。
但李安倒没有太多的担心,刘晔的确是才能出众,天下也少有,可徐庶也不差,两人完全可以在幽州扳扳手腕。
至于李儒若是插手,说不定刘烨没有办法活着前去北平。
如果幽州真的这么容易就易主,或者不受掌控了,李安早就在回许昌的时候就向曹操辞去幽州牧的职务表忠心了。
幽州之事,不用多想,只要没有出太大的变故,以李儒徐庶的才能,加上李安打起的地基,没有一个七八年,很难摇动李安幽州的地位。
李安也并不想在朝堂上混迹一生,自己除了要完成新政之外,依然想要开疆扩土,完成当初和曹操的承诺。
李安也开始了自己按部就班的生活,来到尚书台的第1件事情,就是大刀阔斧的进行一些改革。
以前的模式太过于繁琐,大小事情都要自己这个上书令来做,那上书台还养这么多官员干嘛?
所有全国各地发来的文书,都按照大小事情重要等级,紧急是否?的情况分类,一些小的事情,李安则直接让下面的官员作出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