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登基的日子正式来临了,身为尚书令的李安,也不得不一直陪同在他的身边。
登基大典也办得无比的隆重,曹丕甚至又下免除了一分田税,并且大赦天下。
但那些罪大恶极的死囚还是被李安留了下来,组成劳力队伍负责危险的矿工工作。
这也不影响普天同庆,但还是有些人不高兴比如刘协。
在高台之上曹丕正在读着诏书,下方的文武百官都低着头静静的听着,诏书读完之后,则放入前方的大鼎之中焚烧以祭上天。
接着就是刘协一脸悲痛被搀扶了上来。
\”……朕在位十有六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绩,今王又光曜明德以应其期,是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无穷。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魏王。”
最后读到把常禅位于魏王,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拿着文书久久没有丝毫的举动。
“陛下不要太过于激动,该昭告上天了。”
陈群走到天子旁边,阴森森的说道。
这次登基大典基本上都是陈群在负责,他可不想出这么大的变故。
刘协一脸悲怆,颤颤巍巍的走上前,把手中的文书扔到了熊熊燃烧的大鼎之内。
接着就被一旁的亲卫给请了下去,也代表着大汉彻底落寞了。
李安在下面看着曹丕的个人演讲,觉得一阵无聊,当自己被升为太尉的时候,内心也没有太多的波澜。
倒是杨彪这一众老臣在下面哭的是稀里哗啦,不知道是因为大汉没了,还是他这个太尉没了。
他们之中有些人怒视曹丕,还有怒视视李安恨不得抽筋扒皮。
让李安也一阵无语,看我干什么?又不是我当皇帝。
心中也知道自己劝诫曹丕称帝的消息,早就被传了出去。
所有的高官也在今天洗牌了,九卿已经没有所谓的名士,都换成了曹氏集团的大臣。
一些繁琐的礼仪封赏,整整一天都是这样站过去的,终于到了天色慢慢变黑的时候,才完成了所有的事情。
“当皇帝怎么这么麻烦。”
回到李府享受着曹节的头部按摩,李安有些心疼曹丕。
相比自己这些官员大臣还有一定的休息吃饭,上厕所的时间,曹丕可是在高堂之上整整的站了一天。
而且登基的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开始节食沐浴焚香。
身体不好的估计会倒在登基大典台上,白天时李安就看到司马懿双腿打颤一脸苍白,一副操劳过度的神情,也是一阵好笑。
“夫君现在是文官第一人了,怎么还有些不开心?”
曹节看到桌子上的官服官帽玉印,心中也为李安自豪。
“有什么开心的?今天站了一天就换来这些东西,还不如在家陪陪你。”
李安没好气的说了。
“夫君又在乱说,小心被人听到传出去,会对夫君的名声有影响的。”
曹节面色一红,心中确实无比开心,但还是劝诫道。
“我才不在意那些虚名,我是在意我的小节儿,今天有没有想我?”
李安拉过她的双手,把曹节抱在怀中。
“夫君……”
曹节面色通红眼神朦胧,一副动情的样子,让李安也食指大动。
“………………”
李安倒是真的没有太在意这些官位什么的,他很清楚实权才是硬道理。
上一个太尉杨彪,手中没有任何权利,如果不是他背后的世家,早就死在曹操手里了。
虽然离开了尚书台,可此时曹丕并没有任命尚书令,很显然还是想把尚书台的权力交给李安。
李安也做好了准备,推荐满宠上位,自己就作为太尉的存在,掌控大局就好,这样自己也轻松一点。
也告诉一些人跟在自己身后有肉吃。
成为了太尉和以前也没有什么两样,尚书台也不用去了,很多文书都要经过他过目,再送到曹丕的手上。
这方面和以前的职责没有什么差别,唯一的差距就是军事方面文书也会让他过目之后,再赠送给魏帝曹丕。
太尉的本来职责更像是一个皇帝的高级顾问,全国的军政事都需要经过他的手给,再予皇帝建议,为皇帝出谋划策。
但李安相对于前面的杨彪几人,权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