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的皇宫之内,曹植刚刚主持完春播的祭天仪式,神情却看起来却不是很开心。
除去刚上位那段时间的兴奋之后,随后烦心事一件一件的到来。
财政方面有了荀衍在豫州高额的税收,但也只是解了一时的燃眉之急,其他地方税收财政方面并没有什么好转。
另外一个烦恼的就是太尉对待自己这个皇帝的态度,多次拒绝自己的旨意,丝毫没把自己放在心上。
本来像鲜卑人承诺收兵,可自己派去幽州的两拨使者都被打发了回来,让曹植觉得大失颜面。
而且手下还有不少将军给自己上奏,想要调到幽州助太尉一战,这让曹植的心情更加糟糕。
曹植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仅仅两年不到,就让他有些难以招架,不知该如何是好。
皇宫之内,曹植让人招来了手下最信任的几个大臣,想询问一下他们的看法。
“陛下不知招我等何事?”
“…………”
“最近我查了各地报上来的税收,还是入不抵支,按理说已经开春了,各处商路都开始运转,怎么还会这样?”
曹植也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当初虽然减了一半的商税,可几个市场每个月加起来应该也有500万钱,而不是现在单靠豫州。
“陛下,商业虽然有一时之利,但不可长久,这些年久经战乱,百姓无衣无物,所以在刚稳定之初,才有商业繁茂的状态。现在百姓富足,吃穿不愁,自然不会再购买商品,商队慢慢的少了,商税自然少了。国家还是当以农为本。”
晋安七子中的刘桢站了出来,向曹植解释为什么商税变少了。
曹植听了也不自觉得点头,可又有些为难的说道。
“爱卿的意思是恢复原先的田税。”
“是的陛下,历朝历代以来都是以农为本,方可天下太平。”
刘桢十分肯定的回答道。
“刘大人所言甚是,商以利益为重,不可长久,国以利益为重,亦不可长久。而且商业造成国家财富极为不均衡,现在魏国大部分钱财都流入了豫幽两州,导致两州富裕而国库无钱,长久如此,必生祸端。”
王璨也站了出来赞同刘桢的观点。
“陛下两位大人所言甚是,可按照农税的比例,哪怕秋收之后, 收上来所有农税也抵不过今年的开支。我有一策可以帮陛下渡过难关。”
杨修忍住心中的不快站了出来,其实他心中很明白,为何出现了现在的局面。可自己身后的家族也是这场狂欢的受益人。
“德祖,快快说来。”
曹植听了也忍不住开口询问道,他可是知道杨修的才华,就连曹操这种不喜欢杨家的人,都多有称赞。
“国家虽然不能以商为主,但可以为辅,商税降得如此之快,有一部分是市场混乱的原因,陛下可以令一人,整顿全国商业,哪怕税收不及曾经,也可以作为国库的另外一笔收入。”
“前任豫州刺史糜桥就非常合适,再派一个亲族大将协助于他即可。”
杨修一口气说出了心中的所想,他知道世家们都在分食这块新政蛋糕,可也并不想他们吃得太狠导致魏国衰败。
曹植听了之后也觉得这个方法可以试一试,反正又没有什么支出,若是真的成了…………
“陛下不可。”
陈群却站得出来,直接反对道。
本来他不是太想管这种事情,可若是这条政令真的成了,会影响自己等人垄断市场,到时候自己身后的那些老家伙,恐怕会把自己换下去了。
“哦……”
曹植也一脸疑惑,看着下方的陈群。
“杨大人的方法上可,可人选却不对。陛下才刚刚撤了糜桥的豫州刺史,他还是太尉一手提拔起来的,恐怕有些不妥。”
果然陈群这话一出,曹植瞬间就犹豫了起来,有些拿不定主意。
“若是陛下不嫌弃,在下愿意亲自领取这个任务,以稳定国库的税收。”
杨修看到如此情况心里很清楚,若是这个任务落到世家手里,以后再想收商税恐怕就难了。
在场的人基本上都隐晦的看了杨修一眼,就连站在最后侧沉默不语的司马懿,嘴角都露出了一丝耐人寻味的笑意。
“好好好,此事就麻烦德祖了,我会让大将军协助于你。”
曹植并没有感觉什么,很是高兴的下了任命。
第2天一早,杨修就拿着诏书离开了洛阳,来到大将军夏侯惇处提取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