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为何畏战不前……”
“我等几次击退敌军……若非将军拖累 ,早把敌军赶回黄河南岸……”
“ …………”
被质问的对象就是北海魏军主帅于禁。
坐在主帅位置的于禁此时面色阴沉,额头上青筋暴起,猛然之间,拔出腰间的佩剑一刀斩断了前方的桌案。
“放肆,黄口小儿,中了敌军的诱敌之计,不自知也,你若再敢私自出兵,我就把你斩杀在众将面前,以正军威。”
对于吴质的忍让已经到了极限。
本想着大局为重,没想到吴质越做越过分,甚至不听军令私自出兵。
现在更是蹬鼻子上脸,让自己在将士面前威严尽失。
在于禁的呵斥之下。
吴质也停止了滔滔不绝的责问,看着于禁充满杀意的眼神,先是一惧,随后就是强烈的羞辱感。
脸色也彻底阴沉下来。
“陛下派我来辅助将军防守北海,如今将军畏战不前,任由敌军攻城掠地,我必会上报陛下。”
“我们走。”
说完头也不回,带着自己一批将领离开了于禁的大营。
“万事休矣。”
于禁看着在座的将领瞬间少了一半,有些痛苦颓废的自语道。
本来两人不和,于禁也很清楚,很难指挥动吴质。
所以在刚开始,两人就分别镇守北海和寿光两处要地,形成犄角之势,据城防守,互不相干!
凭借着地利城池,燕军也被拦在了此地。
通过几次试探之后,于禁也觉得燕军战斗力明显比自己这方强大很多,占据城池防守是正确的决策。
可此时,吴质却送来捷报,击退了攻城的燕军,缴获大量的投石车装备粮草等战利品。
于禁听到之后,不仅没有高兴,反倒变得忧心忡忡。
吴质手下军队的战斗力他是知道的,怎么可能打退燕军。
连夜给他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谨防有诈。
可一周之后却再次收到了吴质送来的捷报。
再一次击败了燕军,还收复了两个县城。
与这份捷报一起送过来的,还有吴质的 作战计划书,准备进攻燕军主力的时候,希望于禁可以出兵帮他分担压力。
于禁看到这封信的计划书之后,心中一阵惊恐,连忙派人前去阻拦吴质出兵。
同时燕军开始强攻于禁镇守的北海城池,攻击的强度让于禁不得不每天亲自在城墙之上指挥,一直到前天才退去。
可今天一大早,吴质却亲自带着将领,来到于禁的营帐,再次带来了战胜的消息。
并告诉于禁已经把寿光城外的燕军,赶到了黄河边上,只要再次出击,就可以大败燕军。
再次提出让于禁配合他主动进攻。
被于禁当场拒绝之后,于是就有了刚才的质问。
吴质回到自己镇守的寿光城之后,对于刚才的事情越想越生气。
“竖子,若不是我击败燕军,给他解了北海之围,他早就城破身亡了。”
一旁跟在身后的将领连忙恭维的。
“就是,说起来北海城比我们寿光城还要高大……”
“这个于禁没什么才能,只是资历比我们老而已……”
“主帅就应该是我们将军。”
这些将士大多数都是和吴质一样,依附于司马懿。
也有几个默默不说话的将领,相似对看了一眼,却又欲言而止。
“将军……这几次作战有些蹊跷,每次对战燕军很快就败退了,根本就不像传言中的精锐。”
吴质听完之后,也迟疑了一下,还没开口说话,刚才奉承的将领就厉声说道。
“你知道什么?你才带了几年兵,幽州这次派来的主帅是一个20岁出头的小毛头。那些精锐都在陈留和大司马对峙呢”
“就是就是 ,不懂就不要瞎说。”
“…………”
刚才提议的将领,立马被众人指责。
见到惹起众怒,露出有些尴尬的笑容,也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想法。
“是我太过谨慎了,望将军勿莫怪!”
“好了,不要说了,都是为了魏国的大业,不过若是听从于禁将军的,恐怕这场战争什么功劳都捞不到………还是按原计划行事,就算没有于禁,我等也可以立下大功…到时候……”
吴质打断了众人的讨伐,相比心中那微不足道的担心,摆在面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