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大典,按照李安的要求一切从简。
负责此事官员,把复杂的礼仪事项一减再减,李安还是很不满意,认为还是过于繁琐。
眼看日子越来越近,最后在曹节的劝说之下才答应了,已经更改不下五遍的登基大典所需的事项。
看着登基大典所需的步骤。
祭拜皇天后土,李安倒觉得无所谓,祭拜宗祠之中的李斯是什么鬼,莫名其妙多了个祖宗。
愣了一会儿。
不由想到当初为了活命,一直都是以李斯的后人自居。
现在这些官员居然当真了,把他放入了宗祠之中。
李安也有些无奈,看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登基大典当天,由高顺和法正群权负责洛阳的防守。
祭天的高台建立在洛阳城边上,沿路站满了护卫,李安手捧祭天文书登上高台,投入燃烧鼎中。
“吾生乱世,为民于草野之间;当有汉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遂平暴乱。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民主;…今立燕国……望上天庇佑………”
祭天完成之后,又带领大臣前往宗庙祭祖。
“先祖在上…………”
之后又从宗庙返回皇宫,在为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拜。
“臣等拜见陛下。”
“…………”
彻底立下了君臣之仪。
看着下方跪拜的臣子,李安才大松了一口气,终于结束了。
坐上龙椅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只是感觉头上的平天冠,左右摇摆的玉珠有点妨碍视野,一点都不舒服。
只想快点结束这一切。
下诏吧。
李安挥了挥手,对一旁新上任的的黄门侍郎示意。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前朝九卿之职,职权混乱、重叠,…………”
李安保留了三公和尚书令的职位,却将九卿改为六部,武将暂时并没有变化。
现在武将的制度非常不错,并不会出现那种以文压武的情况。
“………王妃曹节深明大义、贤惠公正,当为大燕皇后……。
“………………”
除了曹节之外,其她人也都被封为皇妃,两个女儿也被封为公主。
至于吕琦玲,李安也和她谈过,她并不想回到宫中做皇后,更喜欢策马杀敌的生活。
李安也由她去了。
下方的大臣也都聚精会神的听着,双眼放光等待着自己的册封……
一封封圣旨……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冀州刺史徐庶徐元直……攻打辽东、稳定后方……劳苦功高、大公无私当为太尉之职责。”
“…………”
“…………虎威将军赵云赵子龙,攻鲜卑征讨西凉……战功显赫、忠义无双……当为车骑将军。”
“…………”
当所有的圣旨读都读完之后 ,已经都过两个小时了。
大量的官员都被提拔了一遍,当初魏国不少有才能的官员也保持着官职不变。
就连满宠许褚等人也被李安重新下旨收为己用。
同时李安也下旨大赦天下,就连那些在矿山的鲜卑战俘也放了一部分表现良好的。
刚获得的领地,税收也降至和河北等地一样。
官府的公告和报社都开始 向天下宣告李安登基为帝的消息。
就连曹睿,李安也下旨赦免了他,把他送回了曾经的丞相府。
对于李安来说,曹睿翻不起多大的浪花,还不如用来安抚一下手下。
这次登基李安很多东西做得并不符合礼仪,就连圣人庙都没有去祭拜过,可也顶不住他威望高。
整个燕国都是他一点点打下来的,没有人敢对他指手画脚。
西面也传了个消息,羌人的几个大部落都调兵非常频繁,大有集结的趋势。
马腾韩遂等人通过汉中小道已经遁入了羌人领地。
除了羌人之外,还联系了西域诸国也,龟兹、琉勒兵力都开始向东部集结,也有向东部用兵的意图。
李安听了之后不屑的笑了笑。
羌人还算是一个对手,毕竟曾经和匈奴属于同一实力的游牧民族。
从商朝时期就与汉人争夺领地。
虽然人口和地盘都非常大,但各部落之间都各自为政,一些还有世仇,很难聚集起来。
不立君主,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