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病亡的消息,如风暴一般以襄阳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仅仅第3天的早上,远在洛阳的李安就收到了消息。
“恭喜陛下,统一天下指日可待。”收到消息的法正也第一时间来到了皇宫。
刘备的死亡,让李安也松了一口气,但也在预料之中,也并没有太过于开心。
从襄阳送过来的情报之中,刘备死前大肆封赏了群臣,以刘禅为太子,想要稳定住局面。
并没有因为贾诩的布局疏远荆州派,反倒急招回江陵的诸葛亮,册封为太尉,让其成为了托孤大臣。
庞统更是为尚书令,处理全国大小内政。
伊籍和崔州平等人也都获得了不错的封赏和晋级。
但在武将的封赏之中却有些难以寻味,荆州派的黄忠文聘等人,只得到了一些钱财之类的赏赐。
而益州派和元老派的张任、糜芳、颜严黄权等人的官职都提了一节赋予重用,就连吴懿也没有落下。
“刘备不愧有枭雄之资。”
这么短的时间,刘备不可能看破贾诩的计划,可在生命的最后却放弃报仇雪恨,毅然开放了朝堂,重用了荆州派,稳定住了局势。
“汉国的失败已经成为了必然,哪怕刘备不死,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法正虽然也比较欣赏刘备的韧性,可对于燕国却有无比的信心。
“而且根据消息,刘备最后的布局恐怕也只是为失败后迁都做准备,以蜀地为根基,用荆州派文臣统御将领互相制衡,虽然可以稳定局势,但难以进取。”
通过各处送来的情报,法正很容易就洞悉了刘备的意图,并说明了自己的看法。
“你说他们愿不愿意接刘备这个饼?”
“…………”
这对荆州派和诸葛亮庞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特别是经常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更是一个无比的诱惑,扶大厦于危难,然后归隐而去,这也是他的毕生所愿。
而此时机会就摆在眼前。
对于荆州的世家和鹿门书院来说,汉国朝堂彻底为他们打开了大门,他们也考虑的是要不要继续投资?
以前他们和刘备只是合作关系,而且刘备还处处防备着他们,而现在汉国却可以为他们所控……
此时荆襄之地,刘备的最后的阳谋,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朝堂和民间的风向也开始有了变化,呼吁着拼死维护最后的汉室正统400年的国祚。
就连原本已经投靠燕国的世家,态度也开始模棱两可起来。
对于锦衣卫在荆州的活动赋予一定的支持,但又不全力支持,或者只是家族中的某一个人支持。
很明显刘备的最后的一手,又让他们开始两面下注了。
虽然汉国胜算比较低,可赔率却比燕国大太多了。
而且两面下注,本来就是他们非常擅长的事情。
就连鹿门书院也是如此,山长之一的黄承彦和庞德公也开始表明支持汉室正统,而其他几人则不支持,也不反对。
在刘备遗留下来的圣旨之下,荆州派也开始慢慢接手元老派手中的权力。
而比较偏远的荆州南部桂阳郡,却发生了一场叛乱,本地驻守的督尉杀掉了太守,占领了整个桂阳郡。
这样的内部叛乱,从黄巾起义以来也一直没有停过。
按照以往正常的派兵围剿镇压,可在权力交替的节骨眼上,桂阳这个偏僻郡送上来的求援被压了下来。
荆州南部四郡相比襄阳江陵等地来说,简直一个天一个地,经济发展也非常落后,还有非常多的蛮族。
就连一些世家嫡系子弟,也不愿意被分到此地为官。
而此时随着四郡之一桂阳被攻破,太守也被绞首挂在城头。
荆州四郡扩散着不知何处流出的流言:
“说现在朝堂皆是荆州读书人,准备替换掉荆州南部四郡的将领。
桂阳督尉也是接到了文书之后才造反的,其他撤职任命的文书也都在来的路上。”
刘备早期的布置,都是以自己的元老派或者寒门统领各处兵马,再以荆州派的读书人为地方官员处理内政。
在朝堂上以益州派制衡荆州派,再以元老派为根基,把实权也稳稳抓在手中。
如今局势突然出现巨变,襄阳等地权力的核心之地还好,而荆南四郡却因为锦衣卫的操作彻底动乱起来。
随着襄阳等地一直没有回应,文武冲突也越发严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