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18章 风风火火搞投资

以鸡汤开头,几个男人就喝了起来。

国内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不管干啥都少不了酒。

李长河跟孟国平都是能喝的人。

赵凯为了把这金主拉住跟小周两人也是拼命的喝,喝着喝着话就多了,一多就开始倒苦水。

李长河说他创业不容易,前些年根本就没有私企的生路,谁都看不起他们这些“小摊贩。”

“可后来呢?”李长河舌头都有些大了:“以后……”他将酒杯重重的放到桌上:“以后,是我们小摊贩的主场。”

“说的好。”秦晚晚带头鼓掌。

赵凯跟小周两人也热烈鼓掌。

孟国平一看,那也鼓吧。

他感觉今晚的姐夫很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他又说不上来。

赵凯趁机表白:“所以李厂长,你来我们云县,你要地我给你地,你要人我给你人,你来我云县,我拿你当兄弟。”

“好,兄弟,咱再喝一个。”李长河一手搭在赵凯的肩膀上,两人酒杯一碰,喝了。

喝到最后除了陆少柏跟两个孩子,其他人都醉了。

李长河喝醉了也走不了,孟翠玲也不能就开车,就打算在这边再待一天,她也去看看。

毕竟办厂是大事。

于是陆少柏把有点多的秦晚晚搀到副驾系上安全带,载着一家人先回去了。

接下来赵凯怎么忽悠……不是,怎么跟李长河谈判的秦晚晚不清楚,但她在决定建蔬菜大棚的时候听老乡说村子里的姑娘小伙们都开始学起了裁缝。

镇上的,县里的裁缝店收徒都收疯了。

看来是谈成功了。

六月,秦晚晚又去了一趟云县,签下了跟云县合作搞蔬菜大棚的合约,双方五五开。

赵凯出地,出人,出技术,秦晚晚出钱,前期先搞个一百亩的。

赵凯觉得摊子铺的太大,秦晚晚就觉得要搞就搞大点,先一步抢占市场。

有钱的是老大。

介于她投资的养殖场现在带动了全县的家禽饲养,让家家户户每年都能多个几百块进账。

所以这次赵凯没费什么劲儿就把上次说动了,合全县之力支持蔬菜大棚。

赵凯从全县挑选了十个老乡跟着秦晚晚请来的农科院的专家们一起去了东省去学习技术去了,还要买一些培育出来的进口水果苗。

那边有个很出名的蔬菜基地,就是大棚种植的。

那边人去学习了,这边,等麦子收割后,被征收的土地不再种植农作物,全部被农机给推平后重新整合风风火火搞起了大棚。

不少村子里的人都好奇的来看着。

也有别的村的人来观望。

“听说建起来后冬天都能吃到夏天的蔬菜。”

“那么神奇?”

“可不。”

“怎么我们村没这么好事呢。”有别的村的来抱怨。

“你可别在这瞎说了,之前赵县长征询各村意见的时候你们村的人是咋说的?要了你们的老命,谁还敢去啊。”

被怼的村民有些讪讪的。

为了赶在过年前把第一批蔬菜水果上市,这段时间赵凯忙的是没日没夜。

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去。

把周末来看望他的王玲玲给心疼坏了。

但没办法,丈夫要走的这条路本来就辛苦,因为有了秦厂长的帮助他走的还算顺利了。

等地都平了后,一辆辆大卡车拉来了建大棚的设备跟材料。

村民们还没见到过这么多的大卡车,看着这一幕幕的场景,心里就很火热,自发的过去帮忙。

与此同时,李长河那边的服装厂也开始动工了。

赵凯给他们批了一百亩的地。

这要是在京城那是不可能的。

看着那一百亩的地,李长河心里说不上来的滋味。

他希望这边能一切顺利,到时候京城的厂估计也都要搬过来。

一百亩本就包含了京城总厂搬迁过来的地皮。

李长河这边才动工一个月,阿山从香江过来以外资的身份过来跟赵凯也签了办制药公司的合同。

陆少柏跟赵凯说的是香江外资出钱,他出技术,赵凯也没怀疑。

同样给的一百亩的地。

秦晚晚笑问他,要是自己把南北厂搬来是不是也给批一百亩地?

赵凯笑说只要南北厂搬来,他给批一百五十亩,这牌面必须得给。

但南北厂搬来

不想错过《大佬,锦鲤甜妻在七十年代重生了》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