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句话。
这人啊,一年总要感冒一次,排排毒。
郭建业将近三年没生过病,这次就一个小风寒,居然拖了整整十天,都没好。
临近快学的时候,他们家的小小门市部也正式开张了。
小到绣花针,大到收音机。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在他们门市部都能买到。
开业第一天,一个人都没有。
大家这时候都习惯去百货商店买东西。
就算远一点,但人家是国字号的,靠谱!
一直到天都快黑了,迟穗跟季元初准备关门的时候,才有一个婆婆走了过来。
站在他们店子门口,踌躇着不知道该不该进来。
迟穗见那婆婆年纪有些大了,便迎了出去,“婆婆,您有什么事情吗?”
孙老婆子眯着眼,盯着他们店里的货架,“你们这......有没有汽水啊,我孙子要喝汽水。”
汽水?
还真有!
京市的热天不闷,就是干热。
季元初想着,马上就要开学了,学生坐这么远的车过来,又要搬行李又要收拾东西,肯定热的满头大汗。
这时候来一瓶冰镇后的北冰洋汽水,不知道多爽快!
“有,但是没冰,常温的。”
“常温的好常温的好,多少钱啊?”
“两毛五一瓶,喝完拿瓶子回来,退一毛。”
现在这汽水卖的是一毛五一瓶。
大家价格都是统一的。
别看这小小的一瓶汽水,其实利润还挺可观的。
但季元初真正想做的,就是通过卖这些能给大家带来便利的杂货,将口碑打出去,再吸引其他人过来买收音机啊、手表啊、电风扇啊。
那才是真正赚钱的东西。
孙老婆子一听,跟小摊贩一个价,而且人家还有店也跑不了,立马就掏出钱,买了两瓶。
迟穗将两瓶汽水递给婆婆,“婆婆您晚上走路注意些呀,喝完记得把瓶子送过来~两毛钱呢。”
“好嘞,知道了知道了。”
等到孙老婆子走后,迟穗捏着五毛钱,笑弯了眼,“开门第一天就开张了,真是个好兆头。”
现在做生意,都是做熟人生意。
大家伙都相互认识。
只要一个人来买东西,慢慢也会带动其他人。
季元初和迟穗的门市部,最大的优势就是地理位置。
对面是学校,四周是住宅区。
更重要的,距离最近的一家百货商店走过去都要二十多分钟。
万事开头难。
有了第一个客人,就会有第二个第三天。
季元初摸了摸小媳妇的脑袋,“嗯,穗穗今天辛苦了。”
第二天,七点钟季元初就过来店里,将店打扫了一遍,开门营业。
现在天气热,大家伙都是一大早趁着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出门。
季元初将招牌拿出来放在门口摆好。
昨天那老婆婆来后,迟穗又想到可以在招牌上将他们卖的东西都写上。
上面是“门市部”三个加黑加粗的大字。
下面就是几行稍微小一点的字,写着他们店大致卖了那些东西。
招牌摆出去没多久,就有一个中年男人过来了。
他要赶着去上班,但是家里烟抽完了。
从家里到工厂这一路都没有卖烟的。
男人正愁烟瘾上来了骨头缝里都是痒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看到家门口居然开了一个什么门市部!
店主是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
穿着白色的褂子、黑色裤子,干练利落,一点都不邋遢。
“有烟卖不?”
“有,零卖的战斗牌1分钱一只,整包卖的有八达岭和北海,分别是两毛七和两毛三。”
哟呵,态度还挺好?
这时候的售货员,不管是供销社的,还是百货商店的,一个个恨不得用鼻孔看人。
买个东西,跟求人似的。
难得碰到个季元初这样不咸不淡不冷不热的,这男人还有点受宠若惊。
“北海的吧,来一包。”
男人掏出两毛三分钱,递给季元初。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几乎是货拿到手的第一刻,男人就迫不及待划了根火柴点上。
深吸一口,眯上眼,打量这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