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张胆的给肉吃,但馒头管够。
十方院的社员现在过的都挺不错,平时吃的起馒头的人家不少,所以带馒头不显眼。
“妈,我做了肉酱,咱夹馒头里,带着炖土豆的时候,额外带上两块臭豆腐遮掩气味儿。”
宁宛把做好的肉酱放桌上,张喜凤一瞧。
猪肉磨的相当细腻,用黄豆酱以及其他调料加工过,不仔细看看不出来是肉酱。
张喜凤用馒头蘸着咬了口,“呀,可真香!”
“婉儿啊,你这手艺比阿超还厉害!”
宁宛抿唇一笑,掰开馒头开始操作。
馒头准备的不少,除了给叶绍行跟叶爱国的,宁宛还额外留了两个肉酱馒头给郑招娣。
送饭的差事,宁宛主动请缨。家里人知道她有菜古玉控温,所以都没阻止。
大中午。
宁宛戴着草帽出门,别人家的孩子也挎着竹篮去地里送饭。
大家的装备差不多少,一手挎着饭,一手拎着开水壶。
有些家里孩子小的,就两个人一起出门,用根棍子穿着竹篮跟水壶,俩人抬着走。
“你家做啥好吃的?”大刚朝着身边的孩子问了句。
那孩子抹了一把鼻子,“葱油饼,白面的!”
“我妈做的炖茄子,有肉。”跟在大刚身后的二刚说完,又舔了舔油汪汪的嘴唇。
大刚赶忙补充了句:“我奶奶今儿六十大寿,我妈说吃顿好的。”
随后又有几个孩子聊起了家里做的饭。
葱油饼、煎饼卷菜、煮鸡蛋、白面馒头、豆腐、鸡蛋汤……
各家几乎都做了不错的吃食,就是为了让地里干活儿的劳力能吃饱喝足,多赚工分。
大家没注意的是,王饱饭一直没言语,拎着竹篮的时候还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爸做了地瓜面饼子,配菜是他妈腌的咸菜疙瘩条。
原先谁家穷谁光荣,但是村子里吃喝水平统一上去成了常态之后,吃的太差就会觉得下意识地觉得自卑。
王饱饭不明白,家里明明也养了蚕,而且比大刚家养的还多,为啥爸妈还是舍不得让吃顿好的。
“喂,王饱饭。”
叶秀娟的声音忽然响起,她脸上带着无害的笑,对着王饱饭挥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