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宛仔细看了看菜古玉,面相上瞧,菜古玉倒是真的有些贵气。
不过现在就算知道了也没啥用,索性菜古玉自己不说,宁宛也没多问。
叮嘱菜古玉几句,宁宛跟张喜凤以及叶超去了厨房吃饭。
叶亮跟叶秀娟还没回,留了些晚饭给放在了地锅里闷着。
锅底还有些火星子在闪,保温没啥问题。
第二天叶超赶了个早,进城之后先去了友谊照相馆找王满仓打听出版社的事儿。
结果这一打听,从王满仓他师父口中得知,李师傅就认识出版社的人。
李师傅的侄子李书记的爱人,也就是李师傅的侄媳妇正是文明出版社的社长。
叶超赶紧又骑车子去了李师傅家。
跟自己师父就没那么多客气了。
叶超开门见山,把想要问问行情,打算投稿。
李师傅对这方面没啥研究,但帮忙的事儿他没推脱。
他爽快地拍板儿,“这样,小超,中午下了班来我家,我把人带这儿来,你当面问,想问啥问啥,都不是外人。”
有师父这话,叶超瞬间踏实了。
“行,那我听师父的。”叶超笑着应声,左右瞧瞧,没看见师娘,“婶子不在啊?”
“嗯,昨天回了娘家,让我明天接她去。出嫁的姑娘常有想家的时候,支持她回家做几天闺女,高兴高兴。”
李师傅说起媳妇的时候,眼睛里都是温和的笑意。
叶超把这话听了进去,随后也没多逗留,直接去了国营饭店上班。
下午重新回李师傅家,叶超拎着一盒点心,还有一兜苹果。
才进门就听见了男男女女爽朗的笑声,貌似家里人不少。
叶超将自行车靠在院子南屋墙根下,拎着东西,笑容款款地走向堂屋。
“师父。”叶超还没进门就打起招呼。
李师傅闻声,笑呵呵地看向门口。
棉布帘子掀开,叶超出现在众人面前。
屋里有煤球炉,比早上过来时候烧的旺,很暖和。
甜香的地瓜味道袭入鼻息,好闻的不得了。
屋里除却李师傅之外,还有两女一男。
四个人都坐着马扎,围着煤球炉,炉子边沿上还放着烤熟的地瓜。
“小超来啦,拿凳子坐。”李师傅先招呼一句。
叶超把东西放茶几上,“师父。”
他拿了凳子过来,对着其余三人笑着打招呼。
李师傅给叶超介绍,在场的人。
“这是我侄媳妇,林秀英,这位是总编高才,这位是美术编辑邱艳玲。”
说完这,李师傅又拍了拍叶超的胳膊,“我得意门生,叶超,一年多出师,媳妇跟你们一样,都是知识分子,还有对最好看的龙凤胎!”
叶超眨眨眼,师父咋啥也往外说?
虽然是事实,但是……咳,低调呢?
林秀英最先发言,“小超你不知道,我二叔每次回老家都得夸你,聪明好学,天赋高,长得还好。
原本还以为二叔夸大其词,今儿见着了,是名不虚传呀!”
林秀英看上去差不多三十来岁,性格开朗,说话的时候一点儿不做作。
也因为这样爽朗地说话,瞬间拉近了距离,房间里并没有多加入一个人坏了之前的氛围。
“社长过奖了,都是师父教的好。”叶超客气地回,又很有眼力劲儿地拿起水壶给大家的杯子里添了水。
“叫社长外道,叫秀英姐就成。”林秀英接话,又主动切入主题,“听二叔说,你是想了解了解发表文章的事?”
叶超感激地看着林秀英,对方这样不兜圈子,摆明了是给李师傅面子,拉实在呱。
于是叶超也不扭捏,询问了一下现在的行情。
比如说发表一篇文章,需要什么要求,对文章的题材有什么限制。
比如想要出书的话,要如何申请,需要怎么操作。
林秀英等人看出来叶超是有意投稿子,但是实话实说,想要被选中还得拿作品说话。
当然,相对来说,只要叶超写的不算太差劲,倒是可以在排版的时候做些调整,弄到不显眼的地儿也能成。
得了想知道的答案,叶超表示回家准备手稿,到时候给送出版社去。
能不能过审到时候看了再说。
见叶超没有自大,也没找李师傅给说情,林秀英对叶超的印象更是好了三分。
不过在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