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3章 售罄

周春发跟女编辑这边的讨论,引起了薛东来的注意。

薛东来这会儿放下手里的稿子也凑过来。

他看过那两个字数不多的投稿,斟酌之后道:“老薛,你那专栏反正是新专栏,就彻底新一回试试。”

反正现在报纸订阅数量严重下滑,刊登什么都是登。

做文学的人思想都跟普通人不一样,所以这两篇顺利通过初审。

但是终审的时候,主编直接喊出一句“胡闹”否定。

在主编眼里,第一篇属于胡编乱造,不属于实事。第二篇菜谱更不符合他们日报主旨。

还是周春发以撂挑子威胁,又退了一步将字体调小一号,额外也同意把专栏缩进一厘米,主编才勉强同意发一期。

如果效果不好,直接将创新专栏撤了。

周春发当场答应,但回到办公室之后,他又后悔了。

为了两篇不相干的稿子搭上自己好不容易申请下来的专栏,怎么算都亏。

但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他只能硬扛着。

与此同时,宁宛刚刚写出来第二个小故事,准备明天继续投稿。

在她看来,能登报就登报,登不上也无所谓,反正没啥损失,只当娱乐生活了。

叶秀娟放学回了家,从屋里拿出来之前留的南瓜种准备出门。

宁宛刚好从西屋出来,看见叶秀娟风风火火的,多嘴一问:“小娟,出什么事了吗?”

“三嫂。”叶秀娟种南瓜的事儿宁宛知道,她不打算隐瞒。

“我去趟山里,把南瓜种上。”

虽说这南瓜得过段时间才熟,付出的多,看见收益的周期长。

但是在叶秀娟看来,南瓜子不花钱,她也不施肥,到时候卖多少就是赚多少,没啥成本。

所以值得她付出。

宁宛早就看出来叶秀娟的头脑灵光,她让叶秀娟等着自己,又去堂屋跟张喜凤言语了声中午吃饭不用等她,便带着叶秀娟出了门。

去后山的路上,宁宛跟叶秀娟闲聊起来。

“小娟,你平时都卖什么?”

“啥都卖,只要能赚钱的都卖。”

俩人声音不大,但都能听见彼此的声音。

宁宛在心里做了个定义,又问:“没打算专注地卖同样一种东西?比如,卖衣裳的只卖衣裳,卖零嘴儿只卖零嘴儿,卖南瓜就只卖农作物什么的。”

叶秀娟一愣,不明白宁宛为什么会这么问。

她眨眨眼,“嫂子,衣裳我不会做,而且成本高,也不好卖。零嘴儿我卖,就是卖些便宜的,南瓜什么的我也卖,都不耽误。”

“哦,就像是杂货铺,有需求就能在你这里买到。”宁宛做了总结,心里想着,叶秀娟这样下去的话,等到国家允许放开手脚去做了,完全可以开一家综合型超市。

上辈子,超市这样的概念是在九十年代才有的。

而且没几年就在全国火爆起来,一直到她来这里之前,超市这种行业还稳固地扎根在各个大小不同的城市呢。

所以说,相当有发展前途。

“杂货铺?对,就是杂货,杂七杂八什么都有。只要我能弄到手的,我都卖。”

说起这个,叶秀娟觉得很骄傲。但是不敢太大声,难免被有心人听见了,告她投机倒把。

不过她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在付出劳动成果之中赚钱,在赚钱之中体会乐趣。

宁宛点点头,跟叶秀娟手拉手往后山走。

“这样,回去我教你记账。卖东西可以,但别耽误学习,明白?”

叶秀娟眼睛亮亮的,“明白明白,三嫂,我一定好好学!”

她知道记账的意思,村会计就会记账。

虽说平时她也有小本本记录,但有些时候太乱,她自己都是糊里糊涂的。

两人很快到山脚下,叶丽丽已经在那里等着。

叶丽丽的脚边放着铁球跟木桶,种地的装备还挺齐全。

宁宛两辈子都没正儿八经的种过地,此刻倒是很感兴趣地加入了叶秀娟的小团体,跟着一起种南瓜。

……

又是崭新的一天。

临东县服装厂家属院。

胖虎妈拿着份临东日报,如获至宝。

不为别的,正因为她今天早上天不亮去买猪肉,结果还是去晚了。

最后只买回来两根猪大肠。

这玩意儿不处理好了是真难吃,可是吧,有胜于无,时日多了不吃肉,总得买点儿

不想错过《女知青在七零,祖宗秒送千亿物资》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