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满勤的,就意味着待会儿大家要见证叶家烧烤给退钱。
宁宛跟叶超都没有赖账,开门之后,立即邀请满勤的人站在最前面,围观群众的注视下,三十日满勤核对完毕,真的给退了现钱。
得了这退款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服装厂家属院的一位婶子。
这婶子嗓门儿不小,当众夸赞叶家烧烤有信誉,会做事儿,以后还会来光顾。
宁宛也借着这个机会宣布,新的一月开始,活动会继续。
此次活动依旧真实有效,不过规则稍稍做了改变。
满一月的,可以来退一半费用。
满三个月的,可以退全款。
之前的言而有信,大家已经相信了叶家烧烤的信誉。
所以这次的规则重新制定,虽说不如第一次的优惠,但是大家抗拒的心思并不高涨。
毕竟这是人家店老板给大家的福利,只要参与,就能占到便宜,不想参与的话,人家也不逼迫着谁必须做啥。
对于普通人而言,没有任何坏处。
……
转眼到了九月。
新学期开学,十方院的子弟小学迎来了两名新老师,也迎来了新一批的学生。
宁宛将学校这边的工作交接好,又成了自由人。
叶家烧烤的生意以及牛金芳弄的罐头生意都越来越好。
宁宛觉得也该弄个厂房出来,正经地扩大经营。
开厂子是大事,宁宛这天凑着叶家人都在,提及起了这事儿。
扩大经营有利有弊,身为长辈,张喜凤担心这样一弄,将家里的积蓄都砸进去。
她舍不得。
但是不答应吧,她又觉得错失了赚大钱的机会。而且不满足三儿媳妇的想法,会惹得三儿媳妇不开心。
半个月前她可是做了梦了,神仙告知她,老叶家又快要添丁。
她可一直盯着她婉儿的肚子呢。
“我跟阿超的稿费存了一些,租赁个厂房做熟食,问题不大。”宁宛说着,扫视了在场的人,“赔了就赔了,大不了算是花钱买经验。”
话是这么说,其实宁宛有九成的把握能做起来。
这个时代就是靠着胆子大,思维快来赚钱的。
一旦犹犹豫豫只求稳妥,这辈子只能是平平无奇。
牛金芳是跟着宁宛尝到了甜头儿,听说要办厂子,她也想跟着出一把力。
“我、我也愿意出钱!”牛金芳略显激动地站起来,她攥着拳头,硬着头皮道:“那什么,我出一百!”
她跟叶爱国一共攒了一百三十块。
能拿出来这些,已经是牛金芳的极限。
叶秀娟也无条件支持宁宛,她手里攒的比牛金芳多。
不过并没有当众说出来,而是举手表示支持。
叶绍行对于做生意不是很懂,但家里这一年多来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在他看来,家里人或许真的很适合走从商这条路。
叶绍行表示同意了。
最终,老叶家全票通过宁宛的提议。
不过想开厂子不是简单的事,除却找合适的厂房之外,还要制作罐头之类的设备。
设备这些东西,国内暂时没有。
不过好在上边有了新政策下来,可以去外面购置了运送过来使用。
换做是别人的话,去外面购置机器其实也不是多么容易的事,但宁宛不同,安思宁的父母都在国外,而且都是从商的。
最近对外开放的政策实施,国外的外公外婆也打算回国来跟亲人团聚。
得知宁宛需要一些制作罐头类的机器,他们二话不说,直接应允会尽快帮忙购置。
到时候走水路运送回国。
从预订开始算,差不多一个月能到国内。
厂房也在五天之内找寻好,是十方院附近的一个酱油厂。
那厂子要换厂址,这一处就闲置下来了。
刚好厂子周遭都是空地,没有什么居民。
到时候可以再往外扩一些,还能增加厂子面积。
更巧的是,这厂子原本就是城区跟十方院的交界处。
当初就因为划分的不是很精准,两边都不属于。在叶绍行去公社那边询问的时候,公社那边为了方便管理,直接给土地局那边商量了下,将那一处划到了十方院。
土地划分之后就好办了,有些手续只要叶绍行批准就成。
厂子原本就是公家的,办理租赁直接跟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