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大一些。
不过这一点思旭却一知半解,他收集到的情报,更多是通过可见光分析推导出的。就看那些被劫持的元珍文明飞船,思旭就知道这场战斗肯定相当棘手。“守备第二舰队出动,隐匿迂回到侧翼,完成待机部署。”第二守备舰队出发了,这仍然是由思旭独立控制的无人舰队。不过与第一舰队那些老飞船相比。此时的飞船已经全部完成了代际的更新,船体结构已经更换为与古代天线一致的奇特材质了。“第一轮攻击展开!桑尼粒子定向展开!”思旭的命令被忠实执行,投射式桑尼粒子发生器对着密集的敌人飞船进行照射。可这些被寄生的的飞船犹如受到惊吓的鱼群一般,快速向四周散开。思旭的初次干扰完全被落空,而对方躲闪的状态则让思旭眼前一亮。“速度这么快?这效率并不比我们的遥控效率低啊!”思旭一边说着,一边仔细的观察着刚刚举动的细节。最终思旭发现,就在发射器对准他们的那一刻起,这些飞船就很明显的开始为自己的驱动器加载能量。并且他们逃散的方向是具有一定随机性的,但是整体却能保持自己的协调与一致。思旭将整个过程导入到推演模型中进行模拟,很快就发现了与自己控制飞船时的巨大不同。如果是自己控制下,这些飞船的响应速度要比复制体略慢10左右。当然分散开的数量要更加的均匀。复制体的操作就像是这些飞船自身,就具备极高的躲闪能力,并依据当前的状态,自我作出的合理判断。“难道他没有跟我一样使用信息通讯作为载体?”似乎为了迎合思旭的猜测一般,这些分散开的飞船开始各自为战。每个飞船都依托于自我的运行轨迹,开始向着第一守备舰队发起冲锋。与队形阵列的混乱形成极大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的攻击,他们使用着元珍文明那特质的光带进行攻击,同时这些目标仍然保持了诸如集中火力攻击等战术语言。思旭有些惊讶的看着复制体展现出的攻击战术,这与自己现在使用的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路数。衡量对比之下,思旭不得不承认复制体的战术更加高明一些。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以思旭而言,为了控制大量的战舰进行精确运行与调度,思旭下达的命令都为模糊性的。当命令落实到飞船自身以后,它们会根据开放的数据库,以及战场的信息共享做出应对策略。不过一般这种权限都比较低,只能做出诸如辗转腾挪这种简易的机动规避动作。这种好处就是,在确保对军事力量控制的同时,也能获得最大的控制规模。可复制体展现出的策略却截然相反,它们以近乎精确掌握每一艘飞船的绝对控制权限。单独划分任务目标,这对算力的需求就连思旭也无法提供。同时这两者之间还有一个致命差异,那就是假设思旭遭遇自己擅长的群体攻击,那么集中控制下的舰队将有更大的概率受到重创。可思旭不知道的是,这些飞船就如同一个个单独的异兽一般。在拥有独立意识的同时,每一个单元又是复制体整个思维网络的节点之一。也就是说,这些飞船的每一个单独个体即是复制体本身,它们又都构成了完整的整体,正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超光速快子加农炮攻击!”思旭的命令引得炮火如同排山倒海一般。超光速运动下留下的残影将战场彻底填满,也让善于机动躲避的复制体飞船深受迷惑。因为它们认为来自的炮灰可以轻易进行躲避,但准备动作开始时就已经晚了。真实与虚幻纠缠在一起,甚至思旭有时候都无法直接区分出哪些攻击是没有伤害的残像。一方以数量为优势,一方以质量取胜,思旭与自己的分身全面交战,不过凭借远程攻击的优势,盖亚文明目前还没有飞船因为交战而损毁。但是从战场的趋势图可以看到,复制体正在竭尽全力的躲避攻击,并想尽办法的靠近思旭的战舰,似乎近战才是对方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