旎啸尚未出宫,行至一处僻静所在,迎面走来一位须鬓皆白、面色如玉的老者。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woshucheng.com但见此人身着蟒袍,袍上补子绣着仙鹤。
旎啸一眼便认出,此人正是宫中传言的神秘太监唐鹤。据传,自武宗皇帝在位时他便进宫,算起来入宫已有七十余载了。
这唐鹤乃是皇帝身边的心腹之人,旎啸自然不敢轻慢,急忙快步走到唐鹤面前,脸上堆满笑容,抱拳行礼道:“不想在此处遇见唐公公,小子有礼了。”
唐鹤也是满面春风,同样抱拳还礼,笑着说道:“太子辅卫何须如此多礼。如今谁人不知,辅卫大人在获取天家之物一事上居首功,功绩卓着非凡。
“期间诛杀奸佞贼子无数,荡涤恶势力,更是不计其数,此等对我大明社稷的功劳,实难估量。
“太子辅卫你,真乃我皇之得力股肱,国家之坚固柱石。眼下又圣眷深厚,恩宠无人能及,圣上特允你剑履上殿,赞拜不名。这般荣耀,只怕唯有我大明开国之时的几位文臣武将才有啊。”
旎啸听了,只觉浑身不自在,鸡皮疙瘩都快掉了一地。
他心中暗自思忖,实在不知眼前这皇帝的心腹太监,为何要这般极力奉承自己。
旎啸对着唐鹤微微躬身,口中说道:“公公切莫如此。想来公公在此等候小子,若有何事,但讲无妨。只要是小子力所能及之事,绝无推脱之理。”
唐鹤呵呵笑道:“太子辅卫果真是快人快语。像我这等身有残疾之人,本就是皇帝跟前的一个奴才,眼瞅着就要入土了,还能在圣上身边侍奉多久呢?不过是厚着脸皮,给圣上跑跑腿罢了。”
旎啸听闻,心中不禁一凛,心知这唐公公怕是有要紧事要讲。
此时,唐鹤压低声音:“还请太子辅卫海涵,这宫中到处都是耳目,尤其是那神秘恶敌,虽说一直未曾现身,可不知他在宫中安插了多少人手,又拉拢了多少人成为他的眼线。
“实不相瞒,莫说我,便是圣上,也时常感觉,暗处似有一双眼睛在时刻盯着,仿佛隔墙有耳,真叫人不寒而栗,如芒在背啊。”
旎啸听了,倒也没有太过惊讶,只是心中疑惑,不明白唐鹤说这番话,究竟是何用意。
唐鹤左右张望一番,见四下无人,旋即急忙说道:“圣上曾对老奴言及,那暗处的敌手奸猾狡诈,其所安插之人,说不定便是圣上身边最为亲近之人。”
旎啸闻言,脸色陡然一变,又瞧了唐公公一眼。
刹那间,他心中暗自思忖,这唐鹤所指之人,莫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马荣?又或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卢受?
却不想此时唐鹤又说道:“罢了,暂且不说这些事儿。圣上差老奴前来告知辅卫大人,二十多年前,曾有人意图对郑贵妃不利。哦,对了,那时贵妃刚入宫不久。辅卫大人可顺着这条线索往下追查,兴许能探出些端倪。”
旎啸听了,脸色惊惶大变。对于唐鹤所言,他自是深信不疑,心知皇帝不会亲口道出这般事情。
然而他心里清楚,郑贵妃绝非寻常之人。稍有差池,便会引发福王与太子及其双方势力的冲突,其中还包括朝臣、地方官吏,乃至边军将领。况且当下朝廷之中,本就党派林立。
旎啸更是忧心忡忡,自己身为太子辅卫,此前又与郑贵妃的人有所往来。
若真要去查郑贵妃,莫说他自身,恐怕整个梅花山庄,都将深陷朝廷的党派纷争,以及大明储君之位的争斗漩涡之中。
旎啸暗自记下唐鹤所言郑贵妃之事后,心中实不愿再多谈,便径直问道:“先前圣上告知于我,数十年前,嘉靖皇帝曾因一事,秘密召集我大明境内三山五岳的高人进宫,却不想出了个佛门的奸恶之徒。陛下命我向公公打听当年的情形。”
唐鹤倒也爽快,并未有所隐瞒,点头应道:“确有其事。事后,我暗中追查那和尚数年,却始终不见其踪影。询问与他相关之人,皆称不知,仿佛一夜之间,此人便从这天地间消失了。不过依我揣测,或许这人早已在某地身死,只是无人知晓罢了。”
“哦?” 旎啸闻言,不禁惊讶出声,略作思忖后,便问道:“这和尚姓甚名谁,又是来自哪座寺庙?他缘何做出那般恶事?”
唐鹤回答:“法号明净,来自五台山。”
旎啸听后,只是缓缓点头。
这时,唐鹤又接着说道:“这明净或许另有目的。旎辅卫想必知晓,嘉靖爷尊崇道教、抑制佛教。身为佛门中人,难免担忧道兴佛衰,私下生了怨念,随后遭人利用,才做出那等恶事来。”
旎啸听了,神色为之一怔,沉思片刻,不禁问道:“莫不是这明净正因如此,事后心生自责,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