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好!”
“再来一段儿!”
随着杨晓风醒木拍响,中山茶馆儿里瞬间人声鼎沸。笑声、叫好儿声和要求再来一段儿的喊声,响成了一片。
“哈哈哈……晓风简直太坏了。前面都说得一本正经,跟单田芳老先生的评书差不多。没想到,最后却翻了这么个大包袱儿。”
台下,郝参军已经乐得直不起腰来了。柳岸月、霍红衣和蒋宝莲三人也是乐不可支。
而台口的孙伯,见杨晓风这次的演出效果竟然如此之好,也是赶忙走上台来,拦住了正要下场的杨晓风,让他再来上一段儿。
杨晓风也是没推辞,重新又坐回了桌子后面。一拍醒木,再次开讲。
刚才呢,给诸位说了段儿明朝的故事。既然大伙儿都这么热情,也爱听我说。那我就再给诸位说一段儿我们楼上邻居的事情。这还是个真事。
我们家住十七楼,我们这邻居呢,住十七楼半。那位说了,你这不胡说八道吗?这房子哪有半层的?
你还别说,还真有。因为我们这邻居家里人都个儿矮,所以有半层就够住的了。反正是我一说,您一听,没必要叫真儿。
就说我们这邻居,就老两口儿,外加一个儿子,三口人过日子。本来这日子过得挺好。
可是自打这儿子上了大学,学了个倭语专业之后,这家人可就变了。
怎么变了呢?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自打楼上这孩子学了倭语之后,在小区里,无论见了谁都鞠躬,无论见了谁,都“空尼七哇”。
见了老头儿,二大爷,空尼七哇。见了老太太,三姥姥,空尼七哇。四哥,空尼七哇;五姐,空尼七哇。小毛毛,空尼七……去,边儿去!这是五姐养的那小狗儿。
反正这么说吧,无论跟谁说话,总得夹带着点倭语。小区里的邻居们呢,也没太当回事,就只当听个笑话儿了。
后来呢,这孩子就毕业了。正好儿,又找了一家儿倭国的公司上班儿,据说每个月还不少挣。
好嘛,这下儿可了不得了!这家儿人那是陡然而富!家里的衣食住行,完全都换倭国的了。
穿衣服,那都得是倭国牌子的。西装革履小分头儿,还戴个金丝眼镜儿,把自个儿捯饬得跟个翻译官似的。就差马路边儿吃西瓜不给钱了。
三口儿人闲着没事,就穿身儿和服,踩着趿拉板儿在小区里溜达。就因为这个,让小区里的狗给咬了好几回。
吃饭,生鱼片就着痢特灵吃。吃个干饭烧茄子,都得把菜跟饭拌匀了,再拿紫菜裹起来吃。愣说这是倭国饭团儿。
房子装修,也改成榻榻米了。回家都是进门儿就脱鞋,脱鞋就上炕。反正也没人上他们家串门儿,三口儿人在家也就随便折腾。
后来还买了辆倭国进口的汽车。什么牌子的咱就不说了,据说是挺贵的。老两口儿没事就在小区楼下擦车,就差拿这车当祖宗供着了。
这还不算,这家儿的人也变了。以前甭管怎么说,见人还都“空尼七哇”。可现在,那是是人都瞧不起。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走到哪儿,都拿鼻子眼儿看人。
最可气的,就是觉得什么都是倭国的好。家里使的用的,一律全换成倭国进口的。要不是怕给憋死,就连喘气儿,都恨不得能从倭国进口才好呢。
反正这么说吧,这家儿人出门儿,都恨不得把汉奸俩字儿写脑门子上。
可到了后来,果不其然,出事了。
怎么回事呢?您听我慢慢儿跟您说。
后来啊,这家儿这儿子搞了个对象。有道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儿子搞这对象,要论起当汉奸来,比这家儿人,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俩人的事刚定下来,就非得让这家儿这儿子在跟她结婚之前,一起移民去倭国不可。反正是说什么也不愿意在咱们华夏待着了。
可这移民哪那么好办的。后来好说歹说,这才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什么办法呢?那就是趁着俩人结婚旅行的机会,先去倭国玩儿一圈儿。
就算以后移民的话,也得先去人家那儿看看,先把道儿淌熟了,然后再想办法办移民。这也算为移民提前做个准备。
还真不错,这女的还就真同意了。
结婚的时候,提前就把护照签证机票酒店什么的都一块儿定好了,举行完婚礼,小两口儿立马就直飞倭国。
赶到了倭国下飞机出了机场,就打车直奔酒店。本打算是先办完入住手续,安顿好了,然后再出来游玩儿的。可不曾想,车开到半道儿出事了。
怎么呢?这出租开着开着就不往前走了。一问司机这才知道,今天也不是倭国的一个什么节日。马路上正搞庆祝游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