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随着大军北上,赵斌一开始粮草大营内还待得住,可是三五天己过,这位贤爷就又耐不住性子了。首发免费看书搜:顶点小说网 dingxsw.com
却原来依照以往的经验,这粮草一旦和大军分开,又因为粮车行动缓慢,所以往往会和前面的大军拉开一段距离,往往差出三五天的路程也在情理之中,这个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因此这押粮队往往不会留有重兵护粮,而是以一二队精锐之士为主,大量民夫为辅,外加一员武力高超的战将坐镇,便足可保粮草无恙。
但也正因如此,很多占山为王,自诩武力高超之辈,往往都会盯上押粮队,前面主力大军来时他们与大军是秋毫无犯,可后面粮队到时,却又是大军下山。
到那时或是战上一场,被那押粮官一战生擒,索性报出祖上姓名,求得一线生机;又或是生擒了押粮官,继而又引得大军主力来攻,到那时或战败投降,或与主帅另有渊源,当然,到了最后的结果,那自然都是寨主领着全寨人马从军入伍,当兵吃粮,立功受赏。
若是遇上那女匪首在山上,说不得还要与那押粮官生出一番情缘来,若是有那小将在山上,说不得又是军中哪位将军的儿子,又或是之前哪位同袍的遗孤,此类故事赵斌前世今生都没少听闻,甚至现如今的瓦舍之间都还广为流传。
赵斌闲暇之时,更是专门找上杨乾、杨沂中他们探问,想要知道当年杨家将北伐之时,这粮草是不是真的那么容易出事,对于自家贤爷的好奇,两人也只能是将实情道出,其中或许有的地方少了些戏剧的冲突,但也多了些情理之中的缘由,像有几次那女将都是奔着押粮官而来,所谓粮草不过是寻个由头罢了。
这些人心中的想法,做事的动机可就不是暗卫能探听到的了,更不要说那时就连暗卫也都在草创阶段,各地分布本就不均了,因此从杨乾他们口中听着这些故事,赵斌对着押粮一事也突然是兴趣大增。
毕竟别看这位贤爷现在麾下战将上百员,公侯之后,将门之子更是不计其数,但哪个君王会嫌自己手下人才少,哪个大帅会愁自己兵马多,野有遗贤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咱们这位贤爷才会起了押粮的心思,当然这期间存没存路遇女匪的心思,那就只有赵斌自己知道了。
只可惜赵斌心中想的挺好,可他却忘了他如今的身份,也忘了他身前大军的主帅是何许人也。
论身份他赵斌是大宋的贤爷,如今天下没名的皇上,要不是这次河间府人员不齐,众将又都怕耽搁北伐大事,不然这次他赵斌说不得就要皇袍加身了。
论他身前的主帅那是何人,那可是精忠大帅岳飞,这岳飞手下十余万岳家军时,就能打的金人连战连败,平生行军在外少有差错,现在这位手下可是西十万大军啊。
而且这岳飞可是眼中不揉沙子的人,前世牛皋等人因贫落草,这位大帅都会和他们割袍断义,现在这位岳帅领着王师,聚着王旗,率令大军北伐大金,即是为了一雪靖康之耻,也是为还收复燕云之愿。
如此情形下,这沿途山上的土匪你还想秋毫无犯,来什么井水不犯河水?那可真是想瞎了他们的好脑子。
识相些的在收到消息,知道岳飞的大帅旗将到时,那就该早早下山,跪地恭迎王师,或登记造册,各归田园复为安善良民,或从军入伍,行报效国家之志,除此外哪里还有别的选择。
至于那些躲在山上,那甭管你是想逍遥快活,还是想要待价而沽,那岳飞可是一点机会都不给留,君不见无论是精忠军中的张显、汤怀,还是宣威军中的徐庆、岳真等人,那三山之中一颗番将人头的功绩,他们可都嫌少呢,此时正憋着在北伐路上再建新功呢。
那你想岳飞无论是出于保证赵斌安全的情况,还是为了大军建功,为了北伐之事不再受阻,对这些山寨出手的理由都是分外充足。
因此,随着大军一路北上,沿途大小的所有山寨都被岳飞发兵剿灭,并且每次出动最少都在一万人上,多的时候岳飞甚至还派过两军前去夹击一座山寨。以精忠军论,两军可就是三万人,当年水泊梁山可战之兵也不过就是三万啊,那你想这沿途还有什么山寨能存。
就算偶尔出来那么两个武艺高的,张显他们打不赢的,可是这张显赢不了还有张宪呢,岳真赢不了还有岳飞呢,呼天保赢不了还有呼延钰呢,什么叫杨家枪,哪个是罗家将,就这一干人在,这土匪再厉害又能如何。
更何况,就算这土匪之中真有那武力不错,能和张宪他们厮杀一二之人,那人家更是早有自知之明,像什么高林、赵秉渊、傅选等人,他们自知不是岳飞大军对手,那早早就率手下迎着大军前来,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