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也未必肯信,因为在他们眼中,几乎无人能够抵御得住皇位所带来的巨大诱惑。”
说到这里,姚广孝略微停顿了一下,偷眼观察了一下朱棣的神色变化,然后接着说道:“此前,我曾与王爷您私下商议过此事,奈何王爷您一直举棋不定,迟迟无法下定决心舍弃新城所能带来的丰厚利润。正因如此,这次趁着王爷您外出公干之际,那些别有居心之人找上门来时,我才一时疏忽未曾断然回绝……”说实话,在此次事件当中,姚广孝确实并未过多地直接参与其中。然而,如今他几乎已成为文官集团中的领袖人物,其余官员若未得到他的首肯,想要顺利推动此事向前发展,恐怕将会面临诸多阻碍。实际上,对于姚广孝而言,仅仅保持沉默、无所作为便已足矣。但这样的局面显然并非朱棣所期望见到的。只见朱棣眉头紧皱,满脸不悦地质问道:“本王早就有言在先,后续自然会设法逐步摆脱当前困境。他人或许不明就里,但难道连你也不知晓吗?倘若朱高煦研制出的那个名为‘坦克’之物横空出世,届时本王该如何开口索要?”说到此处,朱棣不禁重重地叹了口气。面对朱棣的质问,姚广孝亦是无奈地摇了摇头,叹息一声后回应道:“王爷啊,以咱们当下所拥有的实力,要攻克南朝理应不在话下。至于朱高煦是否尚有其他隐秘手段尚未展露,与咱们又有何干呢?既然您坚信二公子绝不会觊觎这皇位宝座,那么真正应当担忧的,理应是来自海外的各方势力才对呀!难道不是如此吗?”这番话语一出,朱棣顿时被说得哑口无言。其实,朱棣心中所想的哪里是能否成功击败朱允炆这么简单,他心心念念的无非就是朱高煦手中那件神秘而强大的“坦克”罢了。且说当下,本王正值风华正茂之际,待成功击败朱允炆后,自然是渴望能够前往西面尽情游历一番。届时,若能获得朱高煦所拥有的那些令人惊叹不已的高科技相助,岂不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说白了,本王内心深处并不情愿将皇位拱手相让于朱高煦,但同时又不愿让其远走高飞。如此一来,最佳之策莫过于将新城牢牢掌控于自己手中。念及此处,朱棣不禁微微一愣,因为这恰恰正是如今燕地坊间流传最广的话语——收回新城的控制权!一旁的姚广孝默默地凝视着朱棣,只见其面色阴晴不定,时而沉思,时而露出些许兴奋之色,实在难以揣度这位燕王殿下此刻心中究竟作何盘算。讲句实话,此时的朱棣着实有些心动了。毕竟,他从来都是个贪心之人。倘若当真能够顺利将新城收归己有,那该有多好啊!况且,朱高煦乃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向亲儿子索要一些东西,难道不是天经地义之事么?再者说了,朱高煦天赋异禀,能力超群,既能创建出一座崭新的城池,那么再造第二座想必亦非难事。眼见着朱棣的双眸愈发闪亮起来,姚广孝心中已然大致明了朱棣的所思所想。深深叹了一口气后,他缓缓开口道:“王爷啊,此事万万不可行!那座新城乃是二公子所有,咱们就莫要再去念想了。倘若您一时放纵自己的欲望,强行将新城纳入囊中,也许此次二公子会选择隐忍退让,但等到二公子的第二座城市再度繁荣发展起来时,燕王殿下您当真能够克制住不再去争夺吗?”朱棣闻言,眉头紧紧皱起,面露不悦之色说道:“你怎敢如此揣测本王?本王岂会是那种贪得无厌之人?自然是能够忍耐得住的!”然而,面对姚广孝那沉默而又深邃的目光,朱棣心中渐渐泛起一丝不安,底气似乎也没那么足了,声音略微降低:“嗯……应当是可以忍耐得住的吧?”紧接着,朱棣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重要之事一般,整个人都愣住了,随即猛地转头看向姚广孝,质问道:“不对呀!既然你明知此举不可为,为何还会有人散布这样的谣言呢?”姚广孝轻轻叹息一声,解释道:“这并非是由我传播出去的消息。最初的时候,我的想法仅仅是让咱们与那新城保持一定距离,毕竟为了维护我北平的声誉以及增强此地百姓对于燕地的归属感,那些不好的事情自然而然就得归咎于新城一方了。”听到这里,朱棣点了点头,表示对此并无异议。反正朱高煦日后也不打算在大明这片土地上谋求发展了,那他的名声就算坏掉又能如何呢?不过是微不足道之事罢了。姚广孝接着讲道:“然而,当此消息传播开来之后,未曾料到竟引发了广大百姓的强烈愤怒。他们纷纷呼吁要将新城收归国有,这种声音起初只是在民间流传,但渐渐地愈演愈烈。而后,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契机,并趁机推波助澜,使得局势愈发失控。至此,我们已然无力回天,无法再对其加以阻拦了。”言及此处,姚广孝不禁面露些许尴尬之色。说到底,此次事件乃是他妄图趁着朱棣离京之际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