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2章 古装剧

“古装,剧本在这。”

刘一菲麻利的从一旁的抽屉里拿出了一份剧本递给童关。

童关:.

“所以,我答不答应其实都不重要是吧?”

“你要是愿意看着我跟别的男人亲亲也可以啊。”

“我看一下吧。”

童关有些无奈的说道。

随后打开剧本准备看一下。

但看到

《梦华录》

这部剧是童关为数不多不太敢拍的影视剧。

这剧是关汉卿的剧本《救风尘》改编的,但是改编过后的剧情完全丢失了原著的风骨。

原著里面,赵盼儿是一个风尘女子,是一个魁,为了救自己的朋友——另外一个风尘女宋引章,采取了色诱家暴宋引章的男人的方式来拯救宋引章脱离苦海。

《梦华录》把女主角这个仗义机智的女子的身份由风尘女魁改成了强调自己是没有卖过身已经从良的良家女子,本身就已经是脱离了原著的立意了。

结果还出现了一段更让人无语的剧情,一个乐妓,身为卖艺不卖身的妓女,瞧不起卖身的妓女,给妓女也划分了三六九等。

要知道古代沦为妓女的女子本来大多数就是被迫的,已经够不幸的了,结果还要被同是妓女的人骂以色侍人。

写这段剧情编剧到底想表达什么?哪怕她们是古代社会中被压迫被伤害的人,就因为失去了贞洁她们就是下贱之人吗?

《救风尘》里面童关看到的是关汉卿对被社会压迫受苦受难的妓女的同情,看到的是哪怕身处地狱但仍然帮助他人的风尘女子。

而不是《梦华录》里面处处彰显贞洁是多么重要,卖身是多么可耻的典型的男权思想。

失去了原著的风骨,又何必保留原著主角的名字,只留下了皮囊失去了精神又有何意义?不如原创!

无论是元朝还是宋朝,很多女子是由良家女子被卖为娼妓,她们并不是自愿去妓院之中以色侍人的,尤其是宋朝,逼良为娼的现象特别广泛,还有的父母特意培养自己的女儿然后把女儿卖做妓女以便换取钱财。

童关能够理解女主从良之后不愿提起过往之事,想要追求平常女子的美好生活,就像她自己所说的,这是天命,不是她的错。

但是接下来的话,她说我在籍时清清白白没有以色侍人,让我就觉得梦华录里面的赵盼儿已经不是《救风尘》里的赵盼儿了,不是性格的不同,也不是经历上的不同,是思想精神上的不同。

她之前身处过贱籍,知道这是天命所致,不是自己的错,她进入了乐营成为了乐妓,得以保留了自己贞洁,那那些直接被卖进了妓院中千人枕万人尝被迫以色侍人的女子就成了不清白的人吗?

肉体上的清白那么重要吗?她难道不是更应该同情那些比她更加悲惨的女子吗?

可能《梦华录》里的赵盼儿没有像《救风尘》里的赵盼儿那样真正跌进了最深最泥泞的泥土里,所以无法真正地感同身受这些饱经苦难的妓女们的苦楚。

其实本来看到这里童关还可以说自己是过于敏感,想多了。那么后来出现的张好好与宋引章的对话就更让他感受到了这种对卖身的妓女的歧视。

这种想法,不仅在女主身上隐约体现,其他乐妓也是如此,明明她们都是同处于贱籍之人,明明是命运让她们如此不幸,但是她们却用自己那么一点点相较卖身妓女的幸运来践踏她们。

张好好作为乐妓,在红柳绿中被达官贵人的追捧迷了眼,就轻轻松松地把人划分成三六九等,自己则是其中最高等,这难道不是一种思想的倒退吗?

以色侍人就是贱,我难以相信这句话从张好好这样的乐妓的嘴巴里讲出。

换一个角度极端点说,乐妓就不以色侍人吗?男人进入妓院难道就是光为了听你的音乐吗?难道不也是为了你曼妙的身姿和绝色的容颜吗?

当然,这不是女子的错,是那个社会的问题。但是回到剧里,童关又不禁问,以这样的人用那样的话来开导宋引章,真的合适吗?

《梦华录》失去了《救风尘》的风骨,就是因为无论是摆脱了贱籍的赵盼儿还是还是乐妓的张好好,都看不起那些还在泥泞中挣扎无法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女子。

虽然行了救风尘之事,但台词中流露出的轻视让我感受不到《救风尘》之风骨。

对了,救的宋引章在《梦华录》也是一个清清白白的乐妓呢。

当时童关看到这的时候觉得是真的好笑。

前世这部剧能抗住骂,完

不想错过《娱乐:塌房的我被迫开始拍电影》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