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 内忧外患【第九卷】

朱由校即位后,任命东林党人主掌内阁、督察院以及六部,作为政

治回报,一时之间,东林党的势力暴涨。*x~z?h+a-i!s+h,u!.~c¨o_m-

诸多老臣被排挤了出去,吏治稍显清明。

但这种情况注定是持续不了多长时间的。

魏进忠勾结客氏和东林党斗得不可开交。

对了,朱由校给魏进忠赐名魏忠贤,就是希望他能像他的名字一样。

九千岁登上了属于他的舞台!

朱由校是万历三十三年出生的,虚岁已经十六岁。

他即位后除了对那些“从龙之臣”进行了政

治回报,就没有什么大动作。

他只是静静的看着朝堂上的斗争,没有要插手的打算。

不管是对东林党人还是魏忠贤,他都是做出一副傀儡皇帝的样子。

无意之中,他发现了一本书,叫做《杨轩传》。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吸引人,但朱由校的文化水平有限,很多地方看不懂。

原本他是打算找人读给自已的听的。

但得知杨轩这个名字属于禁忌之后,便打算找人教自已读书,然后自已偷摸的读《杨轩传》。

他找的是东林党人教自已的读书,太监的文化水平有限,肯定是比不过寒窗十年考上进士的读书人的。+j-i/n·c?h_e.n^g*h,b·g\c′.\c*o^m!

朱由校表现出谦虚求学的意思,东林党人自然是求之不得。

这可是亲近皇帝,和皇帝拉近关系的好机会。

俗话说,读书可以明智。

古人也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杨轩传》是以杨轩的经历为主线,记载了大明立国近百年时间的故事。

朱由校通过通读《杨轩传》,学会了不少东西。

然后他又将《太祖实录》《太宗实录》找出来阅读。

朱由校就这样一边阅读祖宗的故事,一边静静观察着朝堂上的局势变化。

曾经的大明是何等的辉煌,可到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朱由校心中涌起浓浓的不甘,他想恢复祖宗的荣光,实现中兴。

可东北却传来急报。

西伯利亚人南下的频率加大,频繁袭扰边境。

万历三大征损失了太多的精锐,边防压力非常大。

也就是凭借着当初戚继光建设的防御体系,才一次又一次的将敌人挡在了边境之外。

不过,朝廷的财政收入一年比一年少,这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边防压力大,军费是不能少的。

但这样一来,其他方面的财政支出就少了。~x/w+b!b′o¢o?k_..c/o`m,

尤其是在赈灾方面。

自从万历朝后期开始,连年天灾,粮食减产严重,有些地方甚至数次绝收。

朝廷赈灾的钱粮拨下去,在层层截留之后,最后落到实处的并没有多少。

百姓将存粮以及能吃的东西都吃完,就只能逃荒变成流民。

要说大明没有粮食,这是不可能的,没有粮食的只是百姓。

毕竟从洪武后期开始就在不断开始改良粮种,提升粮食产量了,永乐朝又引进了新的作物,两百多年下来,大明到底有多少粮食,朝廷也不清楚。

最主要的是,吏治的腐败,天灾人祸的加剧,大明的基层统治近乎崩溃,统治阶级的人几乎都在为了自已的利益奔波。

没有几个人会将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大明这艘破船已经快沉了。

这个时候,不给自已和自已的家族捞取利益,那还等什么时候呢?

如果借助上帝视角,便可以看到,整个统治阶级,正在变本加厉的剥削劳苦大众,誓要将他们的剩余价值榨取干净,底层人民与统治阶级的矛盾日渐尖锐。

毕竟大明已经存在两百多年了,阶级固化,贫富差距加剧,统治阶级与底层人民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缓和的地步。

而统治阶级很多人又是没有家国概念的,在他们看来,改朝换代,只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到时候再换个老板打工也是一样的。

这样糜烂的局势,就算是杨轩也没有解决的办法。

只有让矛盾彻底爆发出来,将这一切推倒重来。

很多人觉得杨轩太废了,活了这么多年,大明还是走上了老路。

这是他能够改变的吗?

这是封建帝制时代,底层人民没有信仰,统治阶级也不会将底层人民当人看,后世人的思想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只会被当做异端。

不要觉得随便一个人回到古代就可以改变世界,如果真的这么轻松的话,那么近代史上那些先烈还用得着付出那么多的牺牲,经历那么多的艰难险阻吗?

不会真有人觉得自已比那些先烈还聪明、意志力更加坚强吧?

不会吧不会

不想错过《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