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百七十章 我们臭味相投(一万四千字更新!)

敢保证每一期都会有,但我会写下去,只要大家愿意看。”

《跳起来》需要一些固定的专栏,当然,也会需要一些新鲜的东西。

陈思琦做石夏老师的回顾策划是一类,找《时空之子》的作者姜玉白画封面是一类,还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点子。

因为是实体书,版面有限,陈思琦又尽量地想要给出一本内容丰富的书,而不是一个花花架子,所以,她对内容的需求非常大,不过好的内容总是稀缺的,她不能等人上门来,只能自己主动出击。

一方面,是去攻略那些已经成名的大作家们,另一方面,则是去找那些在各个领域顶尖的人物,沟通他们跟《跳起来》的合作,甚至在一月份出版的这一期,里面有一个内容就是一个著名的装修设计师写了一篇文章,关于房子装修设计的一些技巧,和她遇到的几个典型案例。

陆严河当时审稿的时候,看到这个,还有些犯嘀咕,心想,《跳起来》的读者会不会愿意读这种东西——结果反响很不错,虽然没有在网络上形成热点话题,却被很多读者反应“希望以后可以多刊登这样有意思也有实际用处的内容”。

比如现在,陈思琦又在做一件事。

“这是一个调查问卷,大家把链接发给你们的同学一下,尽可能地扩大调查范围,让案例和数据可以更多一点,这样也更能指导我们后续怎么做《跳起来》。”

陈思琦做了一个关于“你希望在杂志中读到什么内容”的调查问卷。

专门面向普通的大学生,而非《跳起来》的读者——那是另一个调查问卷了。

陈思琦说: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扩大《跳起来》的知名度和读者群。

一月份出版的这一期《跳起来》,上市两周,实体书销量4.1万,电子书销量1.3万,销量数据已经控制住,不再下滑。

而每一期《跳起来》的出版,都能够带动前面的几期再迎来一波新的销售,所以,实际上《跳起来》每一期出版能够带来数百万的收益,分到陆严河和陈思琦两人手上,也有数十万。

陆严河都觉得不可思议。

一本主题书,或者直接说,就是杂志,就这样被他们几个年轻人给做起来了。

别说他们觉得不可思议,连江印出版社的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要知道,一本长期、固定、畅销的杂志对于一个出版社来说,其价值远远超过每个月带给出版社上百万的利润——而在这个实体书不断衰落的时代,这个利润已经是极大的数字。

江印出版社今年每个人的年终奖都涨了不少。

萧云专门跟陆严河说:“我真的很久不读杂志了,你做的那个《跳起来》我挺喜欢读的,我可不是跟你说场面话,每一期我都买了。”

陆严河问:“你是为什么喜欢?”

“因为有东西看啊,很多内容都是我喜欢的,那个叫白雨的作者写的,我就很喜欢,很多话都是我自己想表达但是又组织不出语言来表达的。”萧云说,“还有刘家镇的那个,我也一直在追,一直很想知道凶手到底是谁。”

陆严河没想到萧云爱看的竟然是,他本来以为萧云爱读的是每一期明星艺人所写的那些文章。

“学表演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一直强调,我们做演员的一定要读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经典的,流行的,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的,等等。”萧云说,“不过有几本传统文学杂志,我虽然一直有在订阅,可其实很难读下来,《跳起来》上面的不那么诘屈聱牙,我很喜欢,对了,你们刚发过的石夏老师的,我也很喜欢。”

“石夏老师的就是传统文学。”

“我说的是现在那些传统文学杂志上的,你肯定没有读吧?”萧云说,“我几乎有一半都读不下去。”

陆严河哭笑不得。

萧云:“我有一个建议,当然,只是我自己的,像我这样的人,其实很想有人给我推荐一些书,现在网络上资讯虽然丰富,但是信息也很多,都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谁说的是违心的,如果你们《跳起来》能够每期都做一个推荐栏目,尤其是有推荐人和推荐理由的那种,对我来说会非常有用。”

陆严河陷入沉思。

“还有网络也是,我其实可爱读网络了,就是太长了。”萧云说,“然后各个平台都有主推的作品,我爱读的呢,又没有那么主流,很多大热的作品吧,我知道它们为什么受欢迎,也明白它们好在哪儿,但我自己就是读不下去,因为不是我喜欢的,如果能够专门的板块给我们介绍一些不那么有名的、但是好的作品,那就好了。”

萧云所说的话在陆严河的脑海中盘旋了好一会儿。

晚上,陆严河就联系了陈思琦,把萧云的话跟陈思琦说了。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确实可以专门做这样一个栏目呢?”陆严河说,“之前做的是石夏老师这种

不想错过《择日走红》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