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是形象如此,要是在影片中就这样一个形象贯穿始终,陆严河还真没有兴趣演了。
何晴晴跟他们俩不一样,她并非表演专业院校出身。实际上,她是刘毕戈从一个脱口秀的剧场里找到的。刘毕戈跟陆严河介绍说:“当时我看到一个个子小小的、只有十八岁的小姑娘上台以后,还觉得不可思议,但她拿着麦克风,一开口就把我惊到了,那种停不住嘴、不停叭叭叭叭的表达欲,以及她那浑然天成的自来熟的感觉,跟姜沫太像了。”何晴晴还不是一个专业的脱口秀演员。她不过是因为高考没考上大学,看到脱口秀这个行业很火,加上她自己就是一个很喜欢说话的性格,就去试了试,试了没一个月,才第三次上台,就被这个叫刘毕戈的男人拐来做了演员。何晴晴一开始还不相信,觉得自己是被骗了,一个劲儿地跟人说:“大哥,我家没钱,要不然我也不至于没考上大学以后,跑到这里来看看我能不能讲脱口秀,你别缠着我了,浪费时间,也浪费你的精力,我是真的没钱。”刘毕戈:“……”其实,导演去找演员的时候,还真的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骗子。因为拍戏这件事实在离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太遥远了,也很难有人会真的相信一个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说要找你拍戏的人,真的是导演。最后一个主演,是王静。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她来自另一个表演学校,不过,远没有京艺出名,是一个很普通的表演学校。刘毕戈当初会找到王静,纯属巧合,全靠龙岩影业里一个同事推荐,说见过这么一个女孩,给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刘毕戈就专门去见了见,见完之后,就决定定她。她演的是左兰兰,电影中女性角色里性格最极端的那个。在这之前,他们彼此之间都没有见过。刘毕戈很明确地要求,就要他们从第一场戏、互相都不认识的时候开始演起。-当然,剧本围读和排练还是要有的。正式开拍前,刘毕戈带着他们一起把剧本读了一遍。这一读,陆严河就很惊讶地发现,其他几个人,他们虽然没有怎么演过戏,但是每个人对剧本、对角色乃至于对每一场戏的理解,都挺对的,没有犯什么新手容易犯的低级错误。这是因为刘毕戈在剧本围读之前,其实就跟其他几个演员把剧本和人物不知道来回交流了多少次了。《暮春》在开拍之前的准备工作,算是很扎实的了。当然,陆严河也没有主演过别的电影,不知道其他的电影剧组是什么样,也许其他的电影也是这样早早就筹备起来了,没开拍前,演员就跟导演交流得频繁,把人物剖析得分明清楚。戏是在玉明拍。陆严河就没要剧组给他安排酒店住宿,每天定时定点地来开工,收工了就回孜园桥去睡觉。课少,要上课的时候,剧组这边肯定是要请假的。反正之前也都已经说好了,不会影响剧组的拍摄。反而是苗月也时不时地到现场来,好奇地看拍摄现场是什么样子。-《暮春》的剧组不大,只有三十来号人,跟《三山》的剧组体量差不多大。这是因为预算小,也养不起大组。因为这样,每个人都几乎是当两个人用,工作多得很。也因为如此,后勤条件不是很好。现场基本上没有零食和饮料。陆严河见状,就自己掏腰包,三不五时地请整个剧组一起喝咖啡、奶茶,买零食什么的过来。反正剧组人也不多,说起来是包了整个剧组,花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对陆严河来说,拍摄《暮春》比想象中要艰难很多。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按理说,他都演了好几部戏了,演技又备受认可,被人夸得那么厉害,原本以为演《暮春》这样一个戏,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没想到,刚开机没有几天,他就遇到了极大的难题。他自己觉得自己的戏已经演得可以了——不知道哪里还可以改变调整,但是刘毕戈总是不满意。偏偏刘毕戈也不说到底哪里的细节不对,就只说陆严河给出的感觉不对。“演得很好,但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刘毕戈说。这场戏是陆严河饰演的孟白偶然撞见自己父亲跟别人有外遇之后,在晚自习奋笔疾书的戏。按照陆严河的设计,孟白在这场戏里呈现出的状态就是表面压抑克制着怒火,心里面其实怒火中烧,很想要冲到他父亲面前质问。可是,陆严河一连演了三条,刘毕戈都说不行。“演得很好,但层次感太明显了,表演痕迹有点重。”刘毕戈说。这场戏虽然是陆严河的独角戏,但因为背景是在班上。其他演员们和群众演员都在。大家都要在这里陪着陆严河一遍一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