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的影视剧市场却大受打击,大量的制作人才流往流媒体。
但在这里,韩国本土的流媒体平台X-K一样做得很好,而像Maxe这样的美国主控的流媒体平台,在亚洲这边,仍然还是得重视钟本硕这样的亚洲人来推动亚洲市场。
就这一点差别,其实就意味着保留一些本土势力和火种跟完全沦为大厂附庸的差别。
欧洲这边的电影市场更是如此。
它们联合起来的电影市场,有效地扛住了好莱坞电影对市场的垄断,每年都有自己的电影爆出很好的票房成绩。
包括特效大片,这也不是美国好莱坞的专利了。
这是一个各个市场风起云涌的世界。
陈梓妍让陆严河走国际化路线,就是想按照好莱坞造星的路子,推出一个真正世界级的华人巨星。
这意味着,四大电影节这边,陆严河要延续这两年来的势头,继续在国际电影节上保持自己的身影,还没有打开局面的好莱坞那边,陆严河也需要寻找机会。
《迷雾》就是一个这样的机会。
-
陆严河跟陈梓妍商量好了以后,也没有再犹豫,马上就由陈梓妍这边去跟穆肯·佐尔格和《迷雾》的制作公司D19进行接触和谈判了。
在谈判之前,陈梓妍专门整理了一份陆严河主演电影在海外市场的票房和流媒体表现,尤其是Maxe和HP这两个流媒体平台对陆严河主演影片的评估意见。
陆严河之前在好莱坞没有任何的成绩,分成是肯定不可能要的,只能做最基本的片酬谈判。
陈梓妍在这一方面,并非没有经验。
商永周也好,陈碧舸也好,之前都是拍过好莱坞的片子的。
陈梓妍一般也能根据一部电影的成本,推算出演员预算大概占多少,再根据电影的阵容以及陆严河所饰演角色的重要程度,大致就能分析出来,她可以开多大的口。
而当陈梓妍开始跟D19公司进行合约谈判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
穆肯·佐尔格虽然主动来找陆严河,邀请陆严河出演这部电影,制片公司D19却对陆严河有疑虑。
D19最大的疑虑就在于陆严河的代表作全部都是艺术片。这样一个演员,他能演好恐怖片吗?
这样的问题基本上不会出现在国内的演艺圈,因为陆严河戏路之宽几乎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
可这里是好莱坞,D19的人对陆严河的了解就是一个经常出现在国际电影节上的男演员,在中国大陆市场有着很不错的票房表现。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优势,可不足以让D19的人认可陆严河能够胜任一部电影的主角。
这当然是D19的压价手段。
陈梓妍相信,顾虑是真的,但肯定不是致命的顾虑,不然,这件事就没得谈了,还有什么好找陆严河的,干脆换一个人好了。
陈梓妍也不掰扯。
恰好,这个时候,陆严河参加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时候拍的意大利杂志封面出来了。
陈梓妍将杂志寄给了对接人。
“……”
为什么有的时候会发现,很多的演员都会跟时尚圈紧密联系?
因为这两个圈子,很大程度上就是重合的。
最为关键的是,一个明星艺人在时尚圈的成功,是最能帮助他们在演艺圈的进一步发展的。
包括演员,包括演戏。
这一现象怎么来的,已经很难说得清楚了,现状就是,时尚圈的人认电影圈的票房巨星和奖项宠儿,电影圈的人也认时尚圈的缪斯和红人。
陈梓妍把这本杂志寄过去,就是为了说明一件事。
你们别拿陆严河没在好莱坞混过这件事大做文章,陆严河就算在好莱坞没有过成绩,但他在电影方面的成就,是连意大利的时尚杂志都承认的,这是连续多部作品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积累下来的认可度。
陆严河主演《迷雾》,就算不能为你带来中国大陆市场的票房,但他在国际影坛是一样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
双方该博弈的博弈,另一方面,创作上的事情也一样需要推进。
比如,陆严河按照要求,提供了一段自己的试镜DVD。
一段五分钟的DVD,陆严河坐在镜头面前自我介绍花了一分钟,然后拿着剧本试戏花了四分钟。
对于演戏这件事,陆严河现在真的是一点都不怵。
哪怕是一个人坐在镜头前面,演独角戏似的演一段。
跟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