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32章 高考二(2章合一章)

来了这件事情。

冯富民又和村长商量了一下细节。

他们村的知青谁的手里都有钱。

关乎自己一辈子的事情,不至于这个时候省钱……

考试的头一天,李村长亲自带队,带着他们,还带了两个帮做饭的村民,坐车到了县里。

招待所都被考试的人住满了,有很多人肯花钱,也没有地方住了。

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特殊的体会,只是觉得庆幸,庆幸村长提前给他们定下了房间。

等到他们都到考场外的时候,那些路途远的村子来的人都已经冻得透心凉了,一个个在原地不停的蹦跶。

现在又要在考场外等。

而百安村的考生是掐着时间来的,估计六七分钟之后考场就能打开了,可以进人了。

这时候的感觉真不一样。

等出考场的时候和进考场的时候又不一样了。

那个时候虽然冷,但是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有的人出了考场都要哭了的样子。

大多数都是扔下书本多年的人,从知道考试通知,到现在时间太短了,有些人还找不到书。

那考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四哥和陈彩霞看似平静,其实他们内心喜悦无比。

他们觉得这些题还不算难。

陈彩霞领着大家去了他大哥家。

大哥家真的不大,要是这20多人都进去,真是特别拥挤。

正好大哥家住在隔壁的邻居和他关系很好,大哥借煤球炉子的时候就说了原因。

对于恢复高考不只是这些知识青年关注,其实社会各个层面的人都很关注。

这似乎给所有的人都带来了希望。

他家主动把屋子借给陈大哥了。

这两天他带着媳妇儿回娘家住。

两间屋子一下就宽敞了。

没有太好吃的东西,干粮是他们自己带来的。

村里有菜窖,白菜萝卜土豆那是带的足足的。除了他们自己吃的,还给陈大哥和他的邻居一人带来一麻袋土豆和白菜,萝卜。

这算是对人家的感谢。

村里还给知青们补贴了鸡蛋。

所以中午的菜是鸡蛋汤和炒白菜片儿。

他们进屋就可以吃饭,吃了饭连自己的餐具都不用刷,就赶紧回招待所休息。

李灼夫妻不对答案,所有的人也就都没有对答案。

大家下午没到考场外聚集,就知道她们中午吃饭多不容易了。

他们到招待所就听到了不少事情。

等要去考场的时候,又听他们抱怨,国营饭店里做饭的速度根本就跟不上,也没有地方坐。

他们只能一波一波的等。

人太多了,有不少不得不在外面等。

这天气多冷啊。

有的是自己带的干粮,本来打算要点热水喝。

这时候人家哪有时间给你热水呀……

考场外不少考生都冻得瑟瑟发抖……

此刻他们无比感激。

李村长做了多大的好事啊!对他们帮助有多大啊……

最后一场考试,他们走出考场的时候,不管考的是好是坏,他们都安安稳稳的准备回村子了。

而其他的考生们有不少都咳嗽,流鼻涕。

听说还有发高烧的……

回村之后,知青们十分喜悦的人没有。

李灼夫妻并没有太早透露考试的消息。

就比正式的通知早了半个多月吧。

半个多月虽然能多学不少知识,但是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尤其是被他们遗忘的知识太多了,多这半个月也不够。

所以基本上都觉得考得不好。

但高考恢复了,就是他们的希望。这次不行,他们可以有下一次。

回去之后他们先是估分,然后基本上都开始埋头学习。

等到可以报考的时候,他们开始报考。

李向南自觉自己的成绩不错,就是报考最高学府也很有希望。

但是她还是想当老师。

以前她是学的英语专业,然后当的英语老师。

这一回她想好好的读一个师范。

四哥帮助村里卖菜之后才懂得种子有多么重要。

他想报考农学院。

陈彩霞毫无疑问的要学中医。

他们学校不同,但是可以选同一个城市啊,就都选了京都。

因为陈彩霞的爷爷秋天的时候,去了京都。

中医这些年遭到了很大程度的损伤和迫害。

所以有关部门想请一些老同志去京都坐诊,挑起中医的脊梁。

其实以陈爷爷这个年龄可以养天年了,但是他有那么好的技术,不用的话那不就浪费了吗?

不想错过《穿书七零:意外之财让我富的流油》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