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除了百姓以外,孙策也找不到麾下需要安抚的其他人了。
虽然孙策觉得,百姓并不需要杨纪拿出他和周瑜来安抚,毕竟自他接掌自己治下那些领地之后,就没怎么关注过领地上的百姓,他和周瑜的关注点基本上都在这些地方上的世家身上了。
真正得到了豫州百姓认可的,是袁术,而不是他和周瑜。
“你说,真正需要安抚的,会不会是袁公?”孙策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相比于治下的百姓,孙策更愿意相信杨纪把他们带上,是为了安抚袁术。
毕竟在大多数人看来,袁术上次的奉高之行,肯定跟刘备达成了什么协议,要不然袁术不会回来之后就把自己的基业传给孙策,并且跟自己出身的世家杠上。
“袁公啊……”周瑜想了一下,觉得孙策的说法极有可能成真,因为孙策领地上的百姓真的没到需要他们两个去安抚的程度。
就在孙策周瑜胡乱猜测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将全部的战俘交接完毕,此时正在向杨纪汇报具体事宜。
“将军,战俘通过青州舰队已经全部运送到江北,徐州李长史派过来接收战俘的校尉也已经全部点验完成,这是确认接收完毕的签字公文。”诸葛亮把手中的公文递给杨纪。
杨纪接过诸葛亮递过来的公文,翻开仔细检查了一下之后签字用印,然后交给主簿归档,这些东西回到奉高之后,是要经过刘备检查之后再归入档案的,可不能马虎了事。
“好了,俘虏的事情已经解决,剩下的就是出兵寿春了。”杨纪站起身来扫视了一眼,两边是诸葛亮、曹操、典韦、程昱、曹仁和乐进,以及一些大家伙都不熟悉的军团长。
至于陈群和陈到二人,前几天的时候就已经返回奉高了,此时应该刚到下邳那边,他们要在那里同戏志才一起返回奉高。
随着杨纪命令的下达,原本就已经集结起来的部队开始行动,在青州舰队的帮助之下跨过长江向着寿春方向行进,顺带着把沿途遇到的城池全部攻下然后插上刘备的旗帜。
就在杨纪大军赶路的时候,寿春城经过激烈的权谋政斗之后,也终于迎来了短暂的联合。
寿春城中的世家经过激烈的争取,让张昭顾雍等人同意世家的提议,把孙策的弟弟孙权抬了出来,同时由他们共同组成的联席会议辅佐孙权做出有利于各方的决策。
此时,孙权正坐在原本孙策位置旁边的位置上,看着下面的人争争吵吵,想要吵出一个应对来势汹汹的杨纪的办法。
可惜啊,连他大哥孙策和周瑜都败在杨纪手上,并且被俘虏了,他们这些尚且不如孙策和周瑜的人又能怎么样呢,真的守住寿春城吗?
别忘了,上次寿春城可是差点就被路过的甘宁带领着青州舰队给打下来了,若不是袁术亲自带兵支援城墙,说不定寿春城真就被路过的甘宁给打下来了。
这次也是,如果不是袁术不在的话,这些人怎么敢逼宫张昭顾雍等人,把他孙权从家里抬出来啊。
别看孙权现在比诸葛亮还小的样子,但是孙权看的还是比较清楚的,这些人把他抬出来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借助他的名义把控孙吴势力而已。
张昭顾雍等人对此倒不是没有想法,但是他们同样也是世家子,怎么可能违逆的了世家的决定啊,不是谁都能背叛自己的所在的阶级的。
“二公子,我等请召回豫州以及荆州的八万大军,联合寿春的五万大军,拢共十三万大军,在寿春城附近击退杨纪大军的入侵。”一个不认识的家伙站出来对孙权说道。
“荆州那边由三位老将军统帅的三万人倒是可以召回寿春,但是豫州那边的五万人要怎么撤回来?要知道豫州那边就靠着这五万人抗衡从陈留下来的关羽呢。”又一个不认识的家伙站出来反驳前面的人。
“那你说现在该怎么办?如果不召回外面的大军,就凭寿春城的五万守军如何守得住寿春城?”前面那个人将问题摆出来,质问刚才那个反驳他的人。
张昭等人看向这个说出五万人守不住寿春城的家伙,想要看看到底是哪家的人,竟然能说出这种不经大脑的话。
就连年幼的孙权都忍不住看向这家伙,连他都知道只要城内上下一心,凭借五万守军,还是能守住寿春城的,毕竟敌军也才不过六万而已,相差不过一万,根本达不到兵书上‘十而围之’的标准。
不过,孙权很清楚一件事,他现在不过是一个吉祥物而已,根本没有任何的话语权,真正有话语权的张昭等人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其立场却是跟这些世家一边的,难说他们对孙策还有多少忠心。
话说,张昭他们对孙策真的有忠心这种东西吗?孙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