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08章 大汉各州郡势力(六)

张津作为促成何进和袁绍联手谋杀宦官的关键人物,当时仅仅是袁绍麾下的一位门客而已。

在袁绍的委任下,他私自见到何进,并最终说服何进向宦官集团出手。

随着以何进为首的外戚与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同归于尽,董卓进京之后独揽大权,张津诛杀宦官集团的功劳被搁置。

一直到董卓、李傕郭汜等前后掌权的凉州武人集团,相继被诛。

朝廷大权落到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曹操手中,张津的功劳才重新被奖赏。

当时正逢交趾刺史朱符遭当地夷贼杀害,朝廷需要自己人前往南方总揽大局,以防当地豪族士氏家族尾大不掉。

加上张津本就是袁绍昔日的门客,曹操为了安抚河北的袁绍,于是任命张津接任交趾刺史。

张津担任交趾刺史期间,在内抑制士燮为首的士氏家族的发展,对外与荆州的刘表在建安年间发生数次大战。

但是因为岭南地区兵微将寡,而荆州兵强马壮,连续交战失利后,张津在岭南地区的威信大减。

百姓们开始反对与荆州的战争,将士们对穷兵黩武的张津感到失望,对未来感到迷茫,加上士氏家族为首的地方豪族推波助澜下,张津被麾下将领区景杀害。

先一步得到消息的刘表,立刻派遣赖恭接任交州牧,被岭南的地方豪族所阻。

当时已经击败袁绍,进驻冀州的曹操得到消息后,生怕刘表占领交州后,拥有长江以南的荆、交二州。

于是顾不得士氏家族为首的地方豪强坐大,任命士燮为绥南中郎将,都督交州七郡,领交趾太守如故。

原本历史中,三国前期的群雄割据时代,岭南因为地处偏远,几乎所有的诸侯都在争夺长江南北以及黄河南北更为富有的郡县,反而让远在天南的五岭地区享受到了难得的和平。

岭南七郡地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虽然农耕技术难以与中原地区相比,但是因为温度适宜,即使冬季也不用担心因为气候寒冷而导致农作物难以收获。

在这种气候下,水稻等农作物一年可以收获多季。

如此优势足以弥补农耕技术落后等各自外在原因,实际上的粮食产量相当可观。

而且因为岭南地区濒临南海,这里亦为两汉时期着名的产盐大区之一,朝廷在南海郡番禺县、苍梧郡高要县均设有盐官。

一直到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因为交州在地理上与荆州、益州、扬州皆接壤,这里开始成为刘璋、曹操、刘表、刘备、孙权等势力争夺的目标。

因为对于扬州、荆州、益州所在的政权,交州既可作为人力、兵力调发和物资补给,又可以扩大战略纵深,完全可以当成三方政权的大后方所在。

如今的时空中,随着名将们的到来,孙膑看出了如果争夺北荆州,必将陷入中原混战之中,难以自拔。

孙膑在详细研究大汉王朝的各州郡地理位置以及周边诸国的形势后,将目标放在了岭南地区。

这里早已经不是先秦时代的蛮荒之地了。

自秦始皇一统华夏,到他驾鹤西去,短短十余年时间内,他就组织了前后五批共计数十万百姓的移民南疆。

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人口基数的增加,还有传播华夏文字、语言、文化等,促进了中原、北方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及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南北民族交往和融合。

汉朝自武帝平定南越国,建立交趾刺史部后,到西汉灭亡,王莽篡位,汉王朝同样组织了先后五批移民来到岭南,发展建设整个南疆地区。

所以,在孙膑看来,与其在乱世之中逐鹿中原,参与到大混战之中,不如拿下整个岭南七郡,暗中发展壮大自己。

等到时机成熟,再一举北上,问鼎中原。

而项羽则比较直接,他的北上之路被占领江淮三郡的张角挡住,他的目的是灭亡刘季创立的汉王朝,而韩信三族被吕后所诛,同样内心充满复仇刘季所创的大汉。

所以项羽认为至少在汉王朝尚未灭亡之前,他们的结盟还是比较牢靠,他自己也不想与韩信提前兵戎相见。

毕竟项羽从早期的无视韩信,到中期的仍然看不上韩信,当韩信平定华夏北方与三齐之地时,他才意识到

不想错过《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