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两步路两步走
林少瑾站在矿洞深处,耳边是电动冲击镐的轰鸣声和激光切割岩层时发出的刺耳声响。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e8zw.com空气中弥漫着粉尘和金属烧灼的气味,防毒面具的过滤系统发出轻微的嘶嘶声。
他低头看了一眼手腕上的辐射检测仪,数值正常。
“林总,这里的岩层比预想的还要坚硬。”一名先锋队干部走过来,声音透过防毒面具显得有些沉闷,“按照现在的进度,我们可能需要至少两个月才能打通到目标区域。
而且,就算打通了也不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矿产资源,勘探毕竟只是勘探,数据不准也是常有的事情。”
林少瑾点点头,目光扫过周围忙碌的身影。这些先锋干部们虽然脸上沾满灰尘,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毅。
他知道,这些人不仅仅是来执行任务的,他们也是来证明自己的——证明自己不仅仅是坐在办公室里的官僚,而是能够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实干者。
至于林总这个称呼,则是现在生活在沪区大多数老百姓都爱说的一个称呼。逻辑很简单,林少瑾,林总代表,简称林总没有任何毛病。
当然,也有一些人喜欢叫林代表,林首席,不过听起来就不是很顺口,叫的人也少。
其实林少瑾自己对这些称呼都不太喜欢,当人们叫他林所、林总的时候,他总是会强调——“叫我少瑾就好了。”
但出于对林少瑾的感激和爱戴,人民并不买账林少瑾自己的强烈要求,仍旧喜欢称呼其为“林总”,久而久之林少瑾也就不再去强调这些事情了,反正强调了也是白费事。
“两个月太久了。”林少瑾沉声说道,“中央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七个月,而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打通矿道,还要完成二维晶体的开采、提纯和芯片制造。”
“没办法,沪区就这个条件。”一名先锋队干部摇了摇头,“这里是冲积平原,矿点本身就不多,而且开矿还得避开那些河流与地下水体系,两个月已经是目前勘察出来理论上最快也最有可能的方案了。”
这一个礼拜,沪区总共派遣了几十队勘探组,定位了数百个可能存在的矿点,然而大多数不是扑了个空就是无法开采。
“行吧,我大概知道了。最近勘矿的情况都先记录下来,明天拿去代表大会上讨论。”林少瑾点点头说道,“然后还有我个人的一点建议,刚刚你们也听到了,我会在明天的代表会上提出将大批探险队派往杭州侦查。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会放弃原矿的开采,你们的开采和勘探工作仍旧继续不要停止,而且不仅是不能停,还需要往更远的地方看一看。”
在原本的火种计划当中,上海、杭州、苏州是三位一体的。各自负责各种不同的区域,各自互相支援帮助。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因为人为的各种各样的原因,让整个沪杭只有天空之城这么一个大型特级避难所建立起来。包括杭州方面,即便是原来章毅派遣过几支小队伍侦查,也没有收集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嗯,知道,之后我们会往其他富矿的省市看看的。”干部们回答道。
“好,那你们继续吧,我就不打扰了。”林少瑾放下冲击镐头与众人一一握手后便准备离开这个矿洞。
他本来就是来考察的,又不是真的来下矿当矿工。深入一线到矿场切身体会并了解实际情况与看看纸面报表和数据去下决定,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这种工作态度也是他给沪杭生存委员会每一名代表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要求。
你可以不会操作,可以不懂技术,但你一定要了解实际!
目前沪杭生存委员会的管理特色就是如此,比如“代表大会”,这种大会在战前通常都是几个月甚至一年开一次,但在沪杭生存委员会这里,是一天一次!
代表们都是来自各岗位的实际劳动者与管理者,他们不需要做什么实际性的管理动作,只需要在工作之余将自己代表的行业、岗位、群众的需求统计出来即可。
这些需求都会被他们自己上传到总数据库中,每当开会的时候就调出使用。会议也是线上会议制度,分多个等级。大队只管大队的事情,生产区只管生产区,避难所级则是管理各种避难所的需求。
这些需求会被分为1-20级,一级为最高,20级为最低。分完等级之后再交由各生产区代表,各避难所代表统筹规划哪些需求十万火急可以先倾斜资源,哪些需求无所吊谓可以先放一放。
拍板决议好之后,再交由相关管理部门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