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54章 邓庄年会

邓晨指着窗外:&34;看那棵老梅。′j\i¨n+g¨w_u\h·o,t¨e~l′.?c?o\m*若只修剪枯枝比划儒家改良,不过多活十年。唯有…”说着他突然拔出发簪插入案几缝隙,接着说道:”从根子处松动板结的土壤(指土地制度),新芽才能破土。&34;

孔柳盯着发簪尾端晃动的珍珠,突然发现上面刻着&34;有教无类&34;四字。

邓晨轻声说:”你编的启蒙教材,不也教孩童&39;麦分四时&39;吗?真正的圣人之道…”邓晨转动发簪,接着说:”该像这珍珠,既守得住核心(指仁政),又要能…”邓晨突然弹飞珍珠,”打破僵化的外壳。&34;

珍珠滚到孔柳手边,她下意识接住。

孔柳忽然落泪说:”可若承认这些我祖父辈的坚持算什么?&34;

邓晨递过帕子:&34;知道我最敬佩孔子哪一点吗?”他指向墙上地图,接着说:”周游列国十四年,六十八岁还在修订《春秋》。这才是…”他突然扯开帕子露出绣的&34;苟日新&34;三字,接着道:”真正的儒家精神。&34;

晨光微熹时,邓晨站在廊下,任由寒露打湿衣襟。远处传来鸡鸣声,惊醒了沉思中的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这是刘元在他三十岁生辰时亲手系上的。

&34;思想的僵化&34;他喃喃自语,突然想起在太学见过的一件青铜器。.d~1\k!a*n¨s-h-u¢.¨c′o?m/那尊周鼎内壁刻着&34;苟日新,日日新&34;的铭文,却被摆在库房最角落,积了厚厚一层灰。

回忆画面在邓晨脑海闪现:白发老儒在朝堂上高呼&34;祖宗之法不可变&34;,而城外饥民正在啃食树皮。

&34;邓郎。&34;

身后传来孔柳的声音。她不知何时已站在廊柱旁,晨光给她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的轮廓。那双向来明亮的眼睛此刻布满血丝,显然一夜未眠。

&34;我想通了。&34;她轻声道,&34;你说的对,儒家需要&34;

邓晨突然抬手制止:&34;不,是我太急躁了。&34;他指向院中那株老梅,&34;看这棵树。我总想着要修剪枯枝,却忘了…”邓晨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雪花,”新芽自有其生长之道。&34;

孔柳怔住。她没料到这个向来锋芒毕露的男人会先低头。

&34;昨夜我重读了《论语》。&34;邓晨将雪花化成的雪水甩掉,”孔子说&39;述而不作&39;,可他自己分明在&39;作&39;——删《诗》《书》,定《礼》《乐》。·我?地+书?城/ !首·发_&34;他转身直视孔柳,&34;知道西汉怎么亡的吗?&34;

孔柳摇头。

&34;元帝时,有个叫贡禹的儒生上书,说应该恢复井田制。&34;邓晨冷笑,&34;可当时全国七成土地已在豪强手中!这些满口仁义的儒生…”邓晨突然攥紧拳头问道:”谁真正去田间看过饥民?&34;

邓晨在现代读史时,曾看过西汉末年的人口统计数据——短短二十年锐减四成。

孔柳的手指无意识地卷着衣带:&34;所以你认为&34;

&34;不是我认为,是历史证明。&34;邓晨回书房取出一卷竹简,&34;这是常山郡的田册。推行&39;限田令&39;后,流民返乡者增加了三倍。&34;他忽然苦笑,&34;可朝中诸公还在争论该用《周礼》还是《王制》&34;

晨风吹动孔柳的鬓发,露出她紧锁的眉头。邓晨的话像把钝刀,正在一点点剖开她坚守多年的信念。

&34;我父亲&34;她声音发涩,&34;他其实一直想改革官学&34;

邓晨眼睛一亮:&34;那就从常山开始!&34;他激动地抓住孔柳的手,&34;我们办新式学堂,既教圣贤书,也教&34;

&34;算术格物?&34;孔柳突然接话,嘴角微微上扬。

两人相视一笑,昨夜的剑拔弩张仿佛从未发生。院角的梅树上,一只麻雀扑棱棱飞起,抖落无数晶莹的露珠。

次日一早,他叫来了邓沙,听取邓庄最近的发展情况,总体向好,外面的战乱虽然多少还是影响了邓庄,但是并不大,反倒是因为战乱,不断接收一些流民,邓庄变得更大了。而且以老带新,进入良性循环。

邓晨坐在议事厅的主座上,手里捏着一份名单,眉头微皱。

邓沙站在一旁,搓着手,脸上堆着笑:“

不想错过《姐夫帮你打天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