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七四章 增产

粒全部脱粒完毕。上风车吹掉杂物之后,4堆麦子便全部堆在众人面前。

肉眼可见,4堆大小不1。3堆大,1堆小些。产量的差异基本实锤。

“诸位乡亲,下边的4亩薄田,乃是最劣等的开荒山地。若是按照寻常耕作的话,你们估摸着产出多少?”李徽头发上沾着几根麦芒,浑身大汗,脸上红扑扑的。向着周围的百姓问道。

“按照老汉的经验,开荒山地种麦子,1亩最多收8斗多些。能收1石,那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嗯,差不多,也就是如此了。8斗那已经很好了。我家狗尾巴坡的3亩荒地,去年只收了两石2斗。我已然是谢天谢地了。”

“是啊,是啊。”

周围的百姓们纷纷点头道。

这年头,1石1百2十斤左右,折合成后世的市斤,8斗不过百余斤。

当然,这年头的1亩地和后世相比小了许多。而且大晋民间的私田田亩都是被称作‘亩’的1种表述方式。真正官方记录的公田,那才叫做“田”。那可是以长宽2百4十步为1块‘公田’,那是极大1块地。

大晋民间的‘亩’,按照面积而言,相当于后世田亩的7分左右大小。所以,折合到后世的产量,1亩劣等旱田,最多收1百5十斤到1百8十斤麦子。这样的产量和后世自然根本无法相比。后世小麦的亩产可是要达到千斤以上的,相差56倍之多。当然,在这个时代,耕种技术,麦种,肥料方面的因素的差距不是1点半点。产量极低也就情有可原了。

李徽笑道:“跟诸位说1下原委。本人去年在庄田选了4亩薄地,其中1亩是按照寻常耕种之法,施的是堆肥,和乡亲们用的办法1样。但其余3亩地,施了另外的肥料,想看看产量如何。现在,终于要水落石出了。现在就来量1量,看看结果。诸位乡亲做个见证。”

众百姓其实已经知道了原委。开春之后,小麦拔节,百姓们从这几块地旁经过的时候,便已经惊讶于这几块地为何麦苗如此茁壮,比其他田亩高处1大截了。后来也得知了些原委,他们也很想知道结果。

李徽命人量麦。先量的便是那1亩按照传统耕作的地里产出的。计量的工具便是1个方方的木斗,1下1斗,倒也直观。结果很快出来了,那1亩地量了5次加1半,总产量是5斗半。

这下,百姓们轰然大笑。果然,刺史大人种地简直是笑话。在农人们眼中,只有最不会种地的废物懒汉,才1亩地才减产这么多。若说8斗是不错的产量的话,那么7斗能接受,再往下便无法接受了。结果刺史大人只收了5斗半,真是个笑话。

当官你行,种地你可不行。终于有1样,你刺史大人也不如我了。

许多百姓心里快活的这么想着。

李徽倒是没什么,顾青宁有些生气,噘着嘴不高兴。李徽笑道:“莫急,还没结束呢。”

顾青宁道:“就是,1会让他们惊掉下巴。”

顾青宁的话很快应验。当其余3块地的粮食开始计量的时候,百姓们确实开始张嘴雅雀无声了。

1斗又1斗,1斗再1斗。8斗过去了,还剩下1小半。又是3斗之后,最后还装了浅浅的1斗。百姓们惊愕之后,便是1阵惊叹之声。

“1石1斗半么?这怎么可能?”

“定是加了大量的堆肥,怎么可能这么多。”

“倒也没有,那地里我挖了瞧了,并没有很多肥料。”

“那就是没扬干净,里边混着泥巴和杂物。”

“胡说,我亲自扬的,风车摇的我手都酸了,你是质疑我偷懒?”

1阵议论纷纷之中,有人还特地上前查看了麦子。虽不能说特别干净,但那也是正常水平。瘪麦也有,但大伙儿清理麦子的时候都是如此,风车只能做到这1步,这也是正常的丈量的状况。里边更是没有什么土块石头之类撑体积的东西。

众人不再质疑,心里想着,这可能是个巧合。或许是麦堆混到了1起。

接下来另外两亩的产量也很快出来了,1块地1石2,1块地1石0半斗。这1次,再无任何人有质疑。因为他们靠近了全程盯着。况且,即便是麦子混到了1起,4亩麦地总产量也达到了3石9斗。也就是说,平均1块地产出近1石,那已经是极高的产量了。

结果1出来,李徽心里舒坦之极。虽然早就预期,但是结果更有说服力。3块施了硝酸钾复合肥的田亩增产幅度极高。若是以那块没施肥的作对比的话,增产1倍。当然,要对比的是正常百姓耕种的产量。以8斗而计,增产幅度达到4成还多。

不想错过《代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