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要为大晋效力的决心。但现在,他却成为桓玄叛军的部下,这未免有些不可思议。
现实和真实历史的反差如此之大,甚至是对立的结果。这不免让李徽感叹蝴蝶的翅膀闪动之下,对时空结果的扰动之大。又或者,自已身处的本就不是真实的历史时空,而是另外一个平行世界。
不过,李徽很快便想通了刘裕行事的逻辑。刘裕其实本就不是什么忠义之人。倒不是因为他背叛了自已,而是真实历史这之后,他最终代晋之事便说明了一切。他既有野心,不甘人下,又最终代晋称帝,自然围绕着这个目标行事。
在这种目标的驱使之下,他投奔谁其实都并不奇怪,因为只要对他的目标有利,他便会去做。其实,就算自已待他极好,器重他,让他领军。他也未必会对自已的处境满意。
一支雄鹰,是不满足于方寸之地的。一只猛虎,是不会满足于被圈养的衣食无忧的。最终,他都会展翅而飞,纵横山林。不管眼前现实中他是怎样的人,起码从真实历史的角度来看,刘裕便是雄鹰猛虎。不甘人下的。
这其实是他的时代,而非自已的时代。发生的一切不能怪他,当然也怪不了自已。自已也是为了自已的利益行事,因为自已也有自已的目标。他的叛离倒也很好,起码李徽心理上不会再有什么负担。将来无论发生什么,那也是命运的安排,时代的选择。
五月二十二,朝廷的宣旨官员抵达淮阴,向李徽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