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徽不能接受的。
说到底,还是火器的威力和制造工艺的限制,否则怎会被这种原始的甲胄和盾牌所抵挡。以目前的打击力度,别说城下正在攻城的万余兵马了,便是再多一倍也会以雷霆之姿摧毁杀伤他们。
但现在,对方不仅可以避免一些伤亡,甚至还有余力反击。已方东府军的死伤还不小。这显然不是自已希望看到的结果。
虽然李徽并不认为燕军能够攻破城池,自已还有一些强力的手段没有动用。比如重型的铁炸弹和炸药包之类的杀器还未投入。但是,单纯依靠这些手段,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慕容垂显然留有后手,他的大量攻城兵马还未投入。真正投入进攻的不过一万多兵马。后方数万兵马正在等待时机。如果以目前这种守城的力度和杀敌的效率,火器消耗殆尽也未必能够解决城下之敌。后续将无力再战。
面对这样的难题,李徽焦急的思索着对策。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火器难以发挥全部威力的问题。藤甲藤盾对火器的防护力之前作战中便已经发现。只是因为各种事务繁忙,没有时间去思索如何应对。今日这局面,看来是不得不找出破解之道了。
战事在激烈的进行着,随着城下攻城燕军死伤的增加,攻城方兵士已经后继乏力。慕容垂下达了后续两万生力军全面进攻的命令。
大量携带巨盾防护的燕军挺进城下,在城外侧迅速搭建大量的A字形防护帐篷。避免兵马聚集城下给对方以密集打击的机会,同时可以保存已方兵马,近距离的增援作战。
城墙之外数十步的距离之内密密麻麻全是这种藤盾帐篷,倒像是燕军将营地搬到了城下一般。城头守军的箭支火器对他们的伤害都很有限,拿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燕军兵士甚至可以凭借巨盾的庇护往城头乱放箭,给城头守军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随着攻城兵马的增多,城头的压力变得极大。无数的兵士往城头上进攻,城头屡被突破。一旦有了这种迹象,便是城池告急的信号。
守城东府军不得已之下,祭出了大杀器。他们动用了重型铁炮弹和炸药包。这两种大杀器各有用处,一个是用来摧毁敌阵,一个是用来摧毁敌军堡垒城池,而不是用来对付士兵的。造价昂贵不说,破坏力极强,具有反噬的反作用。
东府军将士们一开始是不愿意用这些杀器的,因为数量本就不多,使用之后还有副作用,会对城墙有损,对城头兵士也有损害。但现在,他们不得不动用这些大杀器,以求对敌军进行吓阻和杀伤,扭转局面。
数十枚铁球炸弹被丢下城墙,还有数十个炸药包也被丢下城头。震耳欲聋的爆炸随即响起。沿着城楼南侧两百步的城墙下发出了连续的爆炸。巨大的气浪和烟尘腾空而起,无数的血肉混合着土石飞上天空,整片区域陷入了滚滚的黑烟之中,大量的石块泥土和肢体如雨落下,砸的城上城下的所有人都头破血流。
巨大的轰鸣声让包括东府军士兵在内的许多人暂时失去了听觉,耳鼻之中冒出血来。城墙上许多东府军士兵被气浪掀飞,摔落城下。城外的燕军便更惨了。靠近城墙二三十步的距离,所有的兵马都被巨大的力量冲击的飞了出去。稍远一些距离的兵士也是立足不住人仰马翻。爆炸的气浪带着高温和大量的破片,强大的冲击力和穿透力将近处的兵士打成筛子。而在爆炸中心的位置,燕军兵士聚集的城墙下,数以千计的兵马一瞬间被清空,被撕扯成碎片,化为齑粉。
这便是大杀器的威力,连厚重的城门都能被摧毁,何况是聚集的血肉之躯。
烟尘逐渐散去,城墙下一片死寂。地上满是烈火,尸体碎片和那些巨型藤盾都燃起了大火。城墙下部斑驳空洞,大量的土石还在脱落,形成凹陷进去的大片剥落墙体。爆炸的威力之强,连城墙外壁的青砖都被震碎脱落,内部夯土结构都被破坏,坑洞达数尺之深。
这便是之前东府军不愿轻易动用这些炸药包和重型铁炸弹的原因,里边的装药量足以毁坏城墙的根基,造成城墙的垮塌。虽然城墙看似厚实,无可撼动,但是在强力的爆破之下,受损是必然的,日后必有隐患。
但无论如何,这毁灭性的打击瞬间清空了城下上千兵马,将距离城墙数十步区域的燕军的大盾和人员也全部掀飞清空。造成的破坏和杀戮的结果是惊人的。一瞬之间,无数的人命便在这超级爆炸的威力之中化为乌有。
在爆炸发生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攻城方的兵士也因为骇然而停止了进攻。他们一个个双股战战,惊恐到说不出话,挪不动步子。所有人的耳朵里依旧回荡着轰隆隆的声响,脑子里乱哄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