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服气还是怎样?今日你家主公在此,便饶了你。若再无礼,我可要给你些教训。”萼绿华对李荣道。
她容颜如玉,看上去极为年轻。偏偏说起话来老气横秋,一副前辈的样子,形成极大的反差,给人以说不出来的感觉。李荣回过神来。他虽没见过萼绿华,但是确实听说过。当初李徽去会稽剿灭教匪的事情,李荣自然知晓。后来萼绿华来到徐州定居,虽李荣领军在外,但言语闲谈之中也听说过萼绿华的名字。今日前后这么一结合,自然知道这个女子便是那位萼道长了。“我还以为是不懂规矩的亲卫,原来是萼道长。失礼了。道长莫怪。”李荣抱拳道。萼绿华道:“看在你家主公的面子上,便罢了。下回可没这么客气了。冒犯了我,我给你好看。别说你了,你家主公冒犯了我,我一样给他好看。”嘴上说着狠话,礼数上却是不缺的,萼绿华站起身来向李荣稽首一礼。李徽苦笑无语。其实自己和萼绿华真正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对萼绿华的印象也是颇为模糊。之前只觉得她是世外之人,故而有高冷绝尘,不近烟火之感。谢道韫谈及萼绿华时,说萼绿华其实性格颇为开朗,并非什么不近人情之人。李徽起初并不相信这样的话,对萼绿华的印象也一直没有刷新。但这一次一路行军前来,相处十余日时间,李徽才发现原来自己之前对萼绿华的印象颇为刻板。萼绿华不但性格开朗,而且诙谐泼辣,甚至有时候有些野蛮不讲理的小儿女之态。这大大的刷新了李徽的认知。顾青宁曾说,不知萼绿华年纪,只知道她在天师道中辈分甚高。萼绿华曾告诉她说,当今天下道门辈分最高之人,在她面前都要叫一声前辈。由此,顾青宁认为,萼绿华的年纪定然已经超出了想像的认知,顾青宁猜测她起码有七八十岁,只是驻颜有术,修道有成罢了。李徽有了这样先入为主的认知,故而也一直心中这么认为。只是萼绿华容颜秀丽,活脱脱就是个年轻女子的模样,当着她的面一声前辈便叫不出口,所以便叫她萼姑娘。那其实也是后世带来的毛病,对女子而言,总是要将她叫的更年轻她们才高兴,这一点古今通用。但这十余天的路程之中,李徽颠覆了自己的认知。容貌或可永驻,但心态和性格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一个七八岁的老妪是不可能如年轻女子一般的娇嗔卖萌的。所以,李徽严重怀疑萼绿华的身份和年龄,恐怕并非她自己所说的和自己之前所知道的那般。李荣看了一眼李徽,心道:这女子言语轻慢,却不知和兄长是什么关系。居然随军带在左右,令人费解。难道说……这位美貌道姑和兄长之间有不可告人之秘?李徽察觉李荣眼神有异,解释道:“萼姑娘是随军前来助我的。适才都是误会,李荣,你也不必介意。一会你命人腾出一间空舍安顿萼姑娘住下,任何人不得打搅她。萼姑娘现在的身份是我的亲卫侍从,你也莫要透露她的身份。”李荣点头答应,心道:你这是欲盖弥彰。你想说,她并不跟你住在一起,而是单独住着,你们清清白白是么?我可不太信。她对你颐指气使,言语无礼,可见其中必有缘故。当下三人落座,入席吃饭。李徽和李荣两人对饮,萼绿华倒是不喝酒,自顾吃菜。只是极为挑剔,满桌菜肴竟似乎无一入她法眼,挑挑拣拣的吃了几口便停著不食,托着腮听李徽和李荣说话。之前见众将是一番话,此刻兄弟二人私下里喝酒,李徽自然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诉李荣。“此番我领军前来,并非是要和桓玄决战。和桓玄在此决战,对我徐州而言并无益处。我们的目标是保住三郡之地,保住我们在此的矿场和利益。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必大动干戈。我估计,桓玄也并不想同我交恶,若他不蠢的话,定会前来同我交涉。只要答应我们的条件,便放他们过去也不是不成。话说回来,要想达成交易,则必须要强硬,立威于此。桓玄击败司马道子大军,全军上下定然士气高涨,颇为骄纵。若示之以弱,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故而我才会率大军亲自前来。有时候强硬反而能够促成妥协,退让反而会招来轻慢,导致不得不战之局。你可明白我说的?”李荣点头道:“我明白。这是桓玄和司马道子之间的战争,我们确实不必强自出头。只要他们不侵犯我们的利益,我们乐见他们打的狗血淋头。只是,我有些担心,桓玄的兵马恐不肯同我达成交易。看他们增兵的架势,进军迫在眉睫。”李徽笑道:“所以才要强硬立威,否则他们怎肯冷静下来。”李荣道:“陆上兵马到也罢了,他们强在水军。我担心江面上我们抵挡不住。我们目前只有五千水军,战船七十余艘。我听说兄长此来也携带三千水军前来,但不知子龙领军为何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