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专取对方要害,杀的血肉纷飞,鲜血淋漓。
五十余骑兵杀穿了对方迎击的百余骑兵的阵型,朝着纵深处杀去。后方李长河率领近二十名亲卫保护着阿珠和李泰的坐骑跟着往前冲。阿珠紧紧的搂着李泰,她不敢看战斗的场面,更不敢多看那些周围的尸体,低着头只往前冲。李泰则一脸兴奋的伸着脖子乱砍,丝毫也没有惧怕的样子。后方燕军将领见状不妙,他及时的做出了调整。一声令下之后,燕军队形往官道两侧散开,形成一条长长的通道。这看上去是为对方让开了冲锋的通道,但其实这是聪明的做法。因为他意识到接敌阵型难以展开,只有让开中间的位置,任由对方兵马冲入,反而可以让对方受到四面八方已方兵马的攻击。这好比一个人躲在墙角作战,无需担心身后身侧的敌人,自然再多的敌人也只在正面。但如果站在空地中间作战,则四面八方都可以攻击他,任凭他武技再强,恐怕也难抵达四面围攻了。调整很快起到了效果。东府军骑兵确实可以深入对方阵型之中,往前突进了数十步。但是接敌面一下子拉开,对方兵马人数的优势很快显现。在队伍两侧位置,每一名东府军兵马起码遭受到了两名敌人的同时进攻。这让局势迅速的得到了扭转。短短的时间里,十余名东府军骑兵惨叫落马,对方虽也死伤二三十人,但这种交换显然对人少的一方不利。战场之上,个人的武技再高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整体的配合作战,就算普通的兵士,也能够配合击杀武技高强的对手。这便是双拳难敌四手的道理。哪怕是武技绝顶的高手,在战场之上无非也不过是多杀几个敌人而已,想要扭转大局难上加难。冷兵器时代,兵多且有组织有配合才是硬道理。东府军的亲卫们便遭遇到了这样的情形。对方可不是鱼腩,那也是太子亲卫兵马,没有人因为死伤了身边人便会溃逃。一个人倒下,其他人便会补位,人数的优势在阵型调整之后便得以体现了。局势迅速变化,在死伤十几人之后,东府军亲卫的战斗力进一步的削弱。赵长河不得不分出十名亲卫往前顶,自已保护者阿珠母子往前冲。好在燕军亲卫看见阿珠母子不敢对他们猛攻,生恐误伤阿珠母子。他们的目标是优先杀死冲阵的东府军亲卫。否则的话,恐怕赵长河带着七八名骑兵根本无法前进一步。再战片刻,宋义进身上已经中了两刀,鲜血淋漓。但他依旧神勇,冲在前方连杀阻挡之敌。但身边的亲卫已经折损过半。宋义进心中知道,今日恐怕是难以冲出去了。也许只有一死而已了。“冲过去,不管其他。”宋义进吼道。宋义进的意图是,不和旁边的敌人交手,用血肉之躯冲破对方阵型,将阿珠母子送过去。剩下的数十名亲卫明白他的意思,他们阵型收缩,和赵长河汇聚在一起,数十人突然想着前方猛冲过去。只杀前方拦路之敌,旁边的敌人只做招架,不作纠缠。此举起到了效果,数十名亲卫往前冲了数十步,一下子冲到了对方阵型后方的边缘位置。当然,也付出了十几名亲卫落马的代价。冲出敌阵就在眼前,只要冲破前方五六十人堵住的阵型,便已经是穿过了整个阵型了。此时此刻,宋义进等人多么希望能够有火器和手雷在手,那便可以轻松歼灭对方。只可惜,为了避免火器的秘密为人所窃取,避免火器落入燕军手中,他们来时并未携带任何的火器。这当然不是李徽的要求,而是上级将领的要求。自从出了泄密事件之后,对于火器的管理已经极为严格。再说,没有人认为阿珠夫人去燕国会遭遇这样的愕对待。燕军领军将领挥了挥手,五六十名骑兵冲了上来,将官道堵得严严实实。宋义进红着眼睛举刀迎上,但他已经是强弩之末。一路冲杀,身上数处刀伤,鲜血染透了衣服,已经头晕眼花了。和面前之敌交手,刚刚砍翻一人,侧首敌人一刀砍来,宋义进半边臂膀被卸下,手臂连同长刀离开身体落地,人也大叫一声摔落马下。“宋都尉!”旁边亲卫悲声大叫,但他们也是自保不暇,根本无力救援。顷刻间,多名东府军亲卫被砍翻落马,魂飞魄散。此刻,七八十名东府军亲卫已经只剩下了二十几人,没受伤的寥寥无几。赵长河悲愤交加,但他毫无办法。后方燕军骑兵围了上来,腹背受敌,眼睁睁的看着又有几名亲卫惨死在燕军刀下。“夫人,二公子,属下等无能,不能护送你们周全了。属下决意战死于此,夫人和二公子多多保重。”赵长河对阿珠和李泰拱手道。阿珠叹息一声道:“赵都尉,你们尽力了,丢下兵刃吧,留着命在。”赵长河摇摇头,举起长刀,怒吼道:“杀!” 说罢策马向前冲杀。阿珠知道他是不肯再降了,心中难过,紧紧抱着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