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三四七章 约战(二合一)

希望父皇是对的,那样,我便可以为道厚兄长报仇了。”

慕容垂欣慰点头道:“道兴,你能这么说,朕很高兴。你很好,朕没看错你。”

次日清晨时分,斥候侦查归来。派出的斥候,假扮牧民混入平城,得到了大量一手的消息。

慕容垂的判断是正确的,平城守将正是魏国陈留公拓跋虔。他率领着三万骑兵镇守于此。

根据斥候的禀报,整个平城根本没有任何的警戒。拓跋虔昨日还去七峰山打猎去了,斥候亲眼看到他骑着骏马,带着一群亲卫呼啸归来的情形,马背上挂满了猎物。平城城防也不比之前好多少,根据城中百姓所言,没有人在意燕国会不会进攻。因为即便有燕国兵马进攻而来,他们也有大魏第一勇士守城,三万铁骑在此,不足为惧。

听了斥候的禀报之后,慕容垂长声大笑。自已的判断依旧敏锐,和年轻时候一样,就算如今近古稀之年,也没有什么变化。

拓跋虔守平城,那是极好的事情。不但可以为死去道厚报仇,而且进攻平城也相对容易的多。因为拓跋虔的自大,会让他断送一切。利用敌人的弱点,从来便是慕容垂的取胜之道之一。

次日上午,燕国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平城。草原上顿时一片鸡飞狗跳,牧民们慌忙驱赶着牛羊逃避,几处定居点的牧民拖儿带女赶紧逃跑,生恐遭难。

但奇怪的是,燕国大军缓缓前进,并没有派出兵马劫掠杀人。他们保持着队形,高举着仪仗旗帜慢吞吞的向平城方向前进,仿佛是来草原上观光赏景的过客一般,哪里是前来进攻的兵马。

平城之中,陈留公拓跋虔很快得到了禀报,他颇为疑惑的登上城楼向着南侧观望,看到了铺天盖地而来的燕国大军。拓跋虔这才明白,对方显然是穿越了山岭而来,难怪东边燕国边境的兵马并没有发送警报。

不过,拓跋虔并没有慌张。自已授命驻守平城,本就是随时准备战斗的。否则也轮不到自已在此驻守。就算燕国不来,大魏也正在谋划进攻燕国,自已也会领军主动进攻。现在燕国居然胆敢再次来犯,那最好不过了。

于是拓跋虔当即下令,关闭城门,兵马登城防守,准备迎战。

然而,对方的兵马在距离平城东南十余里之地停下了脚步,开始扎营。似乎并没有打算发起进攻。拓跋虔派出几支骑兵斥候小队出城,抵进侦查敌情。这支突然冒出来的燕军兵马人数多少?装备如何?谁人领军?这些都是他想知道的。

一个时辰后,斥候带回了情报。燕军兵马人数三万,骑兵两万,步兵一万。中军金顶大帐于草原高坡之上,竖金色天狼旗,可见仪仗车马辇车等物。对方正在搭建营帐,并无进逼之意。

拓跋虔听了这些禀报,登时兴奋了起来,对手下众将道:“金顶大帐,金色天狼旗,还有仪仗车马。是谁领军有这样的规制?莫非又是慕容宝?不不不,不可能。慕容宝去年大败而归,怎敢再来?难道说……是慕容垂亲自来了?”

众人纷纷议论,皆以为是慕容垂亲征而来。

有将领道:“若是慕容垂亲征,咱们可要小心迎战了。慕容垂名震天下,威扬遐迩,那可不能小觑。此人纵横数十年,战无不胜,阅历丰富,咱们跟他作战,怕是要多加小心。或许该向大王禀报,请求盛乐增兵支援才好。”

这样的话让拓跋虔甚为不快。他厉声斥责道:“慕容垂又如何?他虽有威名,但已年近古稀了。当年之勇怎好拿出来夸耀?光是凭他派慕容宝这个废物来攻我大魏的决断来看,便知他老迈昏聩。更何况,斥候探报,此番慕容垂兵马只有三万,其中还有步兵一万,和我兵力相当,但战力未必如我。怕他何来?难道说我便不及他么?”

有将领附和道:“正是。陈留公乃我大魏第一勇士。先杀慕容绍,后斩慕容农,威震天下。燕国兵马听到我大魏陈留公之名恐已闻风丧胆。慕容垂又如何?此番陈留公若能击败慕容垂,那将是何等威名?慕容垂送上门来了,这正是让陈留公扬名天下的好机会。要证明陈留公不但是我大魏第一勇将,还将是天下第一勇将。”

每一个上位者身边,都有一些摸透了他脾气和秉性的投其所好之人。这些投机者便是靠着让上位者开心而上位。拓跋虔帐下自然有大量这样的人。

一时间众口附和,纷纷认为慕容垂根本不是拓跋虔的对手,这是擒获慕容垂,灭燕国的好机会。

不过拓跋虔倒也没有昏了头,他并没有打算采取主动的行动。虽然嘴上说的狠,但慕容垂之名的威慑力还是有的。天下人都知道慕容垂的事迹,都承认慕容垂是当世英雄。他的经历和伟业也让人津津乐道。拓跋虔虽有挑战之心,但心中还是带着敬畏的。况且他眼下还摸不透对方的行为意图,所以不宜轻举妄动,且固守观望便可。

午后未时,拓跋虔接到禀报

不想错过《代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