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三五二章 逃亡(二合一)

虽然平城城防薄弱,但毕竟有城墙为屏障,且引桑干河水入护城河,还是有一些南方城池的防御体系配备的。~q·u`s·h.u¨c*h,e`n¨g..^c\o?m`

燕军此次出征,皆为步骑兵配备。又穿越太行山山道而来,能携带一些车辆运送基本的物资便已经是极限了。大型的攻城车投石车等攻城器械那是根本没法携带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魏国城池很少,且城防薄弱之故,所以倒也无需携带攻城器械。因为和魏国兵马的决战必然是在草原之上的正面对决。魏国兵马也并擅长守城作战,他们的骑兵也更善于驰骋草原大漠之上,进行骑射冲锋作战。

此番若不是燕军的龙城铁骑难以撼动,拓跋虔也不至于龟缩在平城守城。以拓跋虔的脾气,或许就算慕容垂不用激将之计,他自已也会主动率骑兵出城作战,毕竟那才是他擅长的。

眼下的攻城作战,双方其实都很不擅长。攻城方没有攻城器械,甚至连云梯都没有多少。守城方兵力不足,且守城的物资根本没有。不像是中原和南方的兵马作战,城头滚木礌石弩车箭塔滚油开水等手段花样百出。

但即便如此,攻城便是攻城,那是所有战事之中最为激烈,死伤最为惨重的作战形式之一。所以,战斗一打响,同样的惨烈和血腥。

攻城方燕军兵马主攻的方向是平城南门。东西两侧城门同时发起佯攻,以牵制城中兵力。当进攻兵马顶着盾牌往城下冲锋的时候,城头上的魏国守军用长弓开始猛烈射击,战斗很快便白热化。

燕军在靠近城池的时候遭受了巨大的伤亡。淌着浅浅的护城河好不容易抵达城墙下方的时候,因为简陋的攻城器械和云梯的不足,导致大量人手只能迟滞在城墙下方成为城头的活靶子。

魏军守城兵马虽然没有花样繁多的守城手段,但不等于一点物资也没有。一些石块重物的打砸手段还是有的。城头上的守军更是胆子很大,探出身子往下放箭,将涌到城下的燕军兵马射杀许多。

眼见伤亡太大,在攻城进行了一个时辰后,慕容垂叫停了进攻。清点伤亡状况,短短一个时辰死伤达两千余,这是不可接受的。

守城方击退了燕军的进攻,伤亡很小,这让他们颇为兴奋,在城头欢呼。拓跋虔亲手杀了自已的儿子为了守城之举也激励了魏国兵马的斗志。众人明白拓跋虔的决心,也都不敢怠慢,积极守城。一时间城中守军士气高涨,信心大增。

慕容垂一面下令重新整军准备进攻,一边分析问题的所在。其实问题的症结很明显。一则是已方远程压制力不够,对方守军可以肆无忌惮的射杀攻城兵马,造成了极大的伤亡。二则是攻城云梯不足,只有数十架云梯,造成兵马拥堵,难以全面攻上城墙形成突破。

针对这两处症结,慕容垂对症下药。草原上树木很少,无法取得打造云梯的材料,但平城城墙不高,只有一丈五六,完全可以绳梯取代。绳索是军中常备物资之一,随行携带不少,正好可用。编织钩索绳梯,抛上城墙顶端悬挂攀爬,可解决登城云梯不足的问题。

火力压制不足的难题似乎有些难办,没有投石车这等及远火力压制城头,守城方自然肆无忌惮。若以弓箭手压制,又因为射程问题不得不抵近城头守军长弓射程之内,成为对方的靶子。更因为弓箭的弹道问题,难以射中城头之敌。

不过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不久后,第二波攻城开始。号角声中,队列整齐的龙城精骑重骑兵缓缓前出,抵近城下。

城头守军一时不明就里,难道对方要用这些重骑兵攻城不成?岂非笑话。

但他们很快便知道了对方的意图。两千名龙城精骑缓缓抵近城下一百多步的距离,阵型展开如飞翼。城头守军立刻开始放箭攻击。无奈对方甲胄厚重,弓箭射在他们的盔甲上当当作响,但却无伤分毫。

一声令下之后,马上骑兵端起十字弩上弦,开始对着城头还击。强劲的弓弩破空而来,擦着城墙上方位置呼啸而过,吓得城头守军缩头躲藏,惊惶不已。数十名守军躲闪不及,被弩箭贯穿胸口和头脸,当场射杀。

城头守军此刻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些重骑兵是利用十字弩和装甲的优势压制城头守军。平城城头的城垛高度只到腹部以上。这固然方便守军放箭防守,但站在城墙边缘,大半个身子露在外边,这对直射劲弩而言便是最好的靶子。

重骑兵的弓弩压制起到了效果,一时间城头守军根本不敢探头射击,因为随时会有被射杀的危险。而攻城方随后又增援一千重骑兵,在城门两侧位置加强火力,那里将是第二波进攻的重点区域。

城头守军被弩箭压制住,燕军的攻城兵马开始向城下冲锋进攻。这种情形下,守军不得不探头射击,阻击攻城兵马。但密集的弩箭不断的造成守军的伤亡,城头上惨呼声

不想错过《代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