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提供全球海事卫星通信服务,可以为海陆空提供电话、电传、传真、数据、国际互联网及多媒体通信业务。
梦弟梦见自己坐上了骄子变成的飞艇来到埃及博物馆,他曾经与爸爸妈妈来过这里,没有想到,现在又梦见了这里。尽管现在那里的灯塔已无影无踪,但每年仍有成千上万的国际旅游者前去观光。
如今,法罗斯岛已经同市区相连,因此,汽车经过城西的渔港,可直接开到博物馆门口。城堡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建筑,它总体成四方形,但每个角都有一个圆柱形的炮楼,造型上既整体统一,又有多样变化。
大厅中央,是一幅油画,画面描绘着埃及共和国创始人纳赛尔总统检阅海军的场面。城堡正门的广场上,陈列着一些古老的兵器,其中,有19世纪点火发射的大炮。它使人想起1882年7月11日,在这座城堡里发生的一场战斗,当时,英国舰队入侵亚历山大,埃及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给程萍编辑、刘媛媛编辑、舞蹈家林燕子印象最深的是一楼的展品。图文介绍了埃及上古时代(公元前3200-前332年)的航海成就和当时著名的海战。那里的好几幅从法老墓内发现的有关造船、打鱼、海战的壁画,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至少有4500年历史的古都孟菲斯法老金字塔内的捕鱼图,逼真地描绘了当时船舶的结构及规模。那时,船上可乘十多个人,并有竹篙。此外,还有一幅与此图同时代的造船图,生动地展示了古埃及先民用纸莎草制造船只的生产过程。纸莎草是非洲特有的植物,外形类似芦苇,浸泡后能把它压扁,可代替纸来画画、写字。同时,又可将它捆绑成束,编结在一起做成船只,这就是埃及最原始的造船业。
梦弟梦见大厅左右两侧的大玻璃展览窗内,各陈列着一艘古船模型。骄子告诉梦弟说:“左为距今三四千年前法老时代的尼罗河船,它的外形很像中国的龙舟,船身狭长,备有十多把木桨,头尾刻有荷花和纸莎草浮雕图案。”
梦弟问:“右边的帆船呢?”骄子告诉梦弟说:“右为公元六七世纪伊斯兰时代的帆船,船上的风帆可以灵活转向。这两个船模,证明了埃及人民自古就掌握了航运技术。”
梦弟醒了,对刘傻子教授、海洋爷爷、计算机姐姐、科学博士述说了梦境。科学博士与计算机姐姐都去过埃及。当然,梦弟也跟着爸爸妈妈去过埃及。
刘傻子教授说:“一楼还有一件巨型浮雕壁画复制品,原件在尼罗河上游卢克索神庙中,它描绘了公元前1486~前1468年第18王朝的五艘帆船,从尼罗河经过苏伊士古运河、大苦湖、红海,最后到达索马里贸易的情景。”
神话学者夏青教授说:“这幅浮雕壁画,造型写实,极为细致地展示了当年海船的结构和设备,表现了海上贸易的场面。人们可以看到船上装载着牛、羊、猴子以及金银财宝,码头上,水手们挑着树种、扛着粮包,正在走上甲板的情景。”
考古专家张洪德说:“一楼的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只展现埃及海船围绕非洲远航场景的沙盘。它告诉观众,在公元前664至前525年埃及第26王朝时代,当时的法老曾派遣以‘涅克哈号’为首的船队,探索非洲海岸线。船队从红海苏伊士附近出发,绕过好望角,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最后,到达亚历山大,历时3年。过去,只知道航海史上最早绕过好望角的人,是149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亚历山大航海博物馆提供的这一史料,使人耳目一新。”
刘傻子说,海洋爷爷也去过埃及,他说:“上古时代部分的结尾,是一幅新创作的壁画,画上古埃及爱因—斯哈门教堂的祭士,向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传经送宝,背景是地中海和古埃及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