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的脑子转的比武将可快多了,户部尚书的嫡长子站起身道:“王爷所说正是,目前形势大好,的确宜静不宜动。”
反过来说,陛下看中太子,就是太子最大的筹码。
依靠裴家军,就是对陛下的不信任。
陛下也会担心皇位传给太子,太子太过仰仗裴家,外戚势力过盛,反而会动手剪除太子羽翼。
目前这样最好,裴家只是太子的依仗、后手,而非能左右太子的势力。
一场酒宴也算接风、也算洗尘,最重要的是宁国公主愿意投靠过来,成为太子阵营的一员猛将。
而且,这员猛将,一出手就削弱了四皇子的势力,打击天狼山镇守,也让其他皇子看清了皇帝的态度。
让柴济岳掌兵权这个事实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了份量。
王源也从背后的隐形人走到了朝臣面前,成为太子阵营里最不可忽视的一员。
不管是扳倒二皇子,亦或是削弱四皇子,宁国公主首当其功!
一时之间,王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成为众矢之的,凡是对皇位还有一丝念想的皇子和其归属的势力,都盯准了王源。
因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明晃晃地放在众人面前,想要弄倒太子或是肃王,先得弄倒宁国公主。
宁国公主……
“宁国公主!”
四皇子柴济恒疯狂砸着手边能够得到的东西,小舅舅的损失,对他来说就是给了他一个狠狠的耳光!
这个耳光,是父皇想打却舍不得动手,太子想打,却不敢,肃王想打,却打不着,偏偏被她一个冒出来的公主给打了个响亮的!
她凭什么?!
她配吗?!
柴济恒歇斯底里,下面站得人一言不发,本来对付太子那个没谋略的再轻易不过。
只要没了肃亲王的兵力支持,太子分分钟能被搞下来。
而对付肃亲王,没有什么是比一场正面交锋、叫板更好的办法了!
既能让大家看到瘸子掌不了兵权的无能,也能彰显四皇子的势力,可谁知道横空杀出来一个宁国公主呢?
四皇子终于冷静下来,望着地下的人吼道:“都说话啊!怎么办?”
一个中年人站出来,捋着颌下的胡子道:“老夫觉着,当初二皇子的法子不妨再试一次?”
四皇子一愣,没想起来是哪一出?
另一个谋士站出来道:“先生是说,赐婚?或是尚主?”
老者抚着胡子点头:“说到底,宁国公主可是个女子,女子一旦成婚,自然以夫家为主。四殿下觉的如何?”
四皇子想到了什么,勾唇一笑:“不错,那议一议驸马的人选吧。大家不要藏私,如今宁国公主的实力大家可都看见了,不要步柴济澜的后尘,弄一些庶子出来滥竽充数。”
众人拱手:“是,属下不敢,一定选杰出的才俊!”
同一幕在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府上上演,一个个幕僚无不感叹,皇帝为什么要封王源为公主,三位皇子可都没有正妃呢!
可惋惜归惋惜,得了机会的满朝文武家的未婚男子一个个都喜气洋洋,争相表现。
王源却不知道此事,反而闭门谢客,专心等着皇帝的旨意。
父亲的加封圣旨,以及惩罚或是褒奖自己的旨意……
虽说四皇子的两个儿子放出去的说法是听雨一行从贼匪手中救下来的,可明眼人谁不知道内情?
擅自抓了王昌明的忠勇将军被狠狠地贬了,那宁国公主呢?
王源想了一夜,也等了一夜,手里的两个孩子成了烫手的山芋。
四皇子怎么就没个动静呢?
不应该啊?
任王源想破了脑袋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手里的两个小孩四皇子府不来“赎人”?
而身负“传信”使命、被押解回京的忠勇将军直接面圣后就被发往了军营,没机会见四皇子。
也没脸见!
根本不记得要给四皇子府传个信。毕竟,他已经让副将传信了。
而副将自然没传,指望将军面见四皇子当面说呢。
可难坏了王源,怎么就没人来赎呢?
直到一夜过去也没见到四皇子府来人,王源猜不透四皇子下一步,也不准备等了。
他准备主动出击,带着两个小皇孙进宫邀功,赎金得不上,功劳必须有!
过?
有什么过?
救孩子还能救出过错来?
王源穿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