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接受夏尔施舍的利益
凡尔登圣米歇尔堡垒,法兰西第3集团军指挥部。本文搜:86看书 86kanshu.com 免费阅读
贝当一夜未眠,在昏黄的灯光下焦急的走来走去,时不时询问夏尔的位置,但除了占领比藏西外什么也不知道。
贝当焦燥不是因为凡尔登前线战事紧张。
自从索姆河战役打响以来,凡尔登的战事已缓和了许多。
凡尔登防线在夏尔的支持下已被打造成一个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
所有堡垒的火炮都补全了,还分远、中、近三种射程以满足不同需求。
战壕也全面加深加固,还增设了许多混凝土碉堡和暗堡。
更重要的是,防线前三百米左右已被埋上了各种地雷,德军若要进攻必须冒险排雷或过这片雷区。
贝当之所以坐立不安,是因为他知道夏尔最关键的穿插作战已经开始了。
“夏尔一定会取得胜利的。”贝当分析道:“因为没人知道他要穿插到哪里。”
“什么?”参谋没听懂贝当这话的意思。
“没人知道他要穿插到哪里”与“夏尔一定会取得胜利”有很大的关系?
贝当面无表情的问:“听说过夏尔说的‘攻大于防’的理论吗?”
“当然,将军。”参谋回答。
那是夏尔在巴黎后备集团军群的军官俱乐部里说的理论。
虽然军官俱乐部不是正式场合,它甚至是个喝酒吹牛的地方,说的话通常不能当真。
然而,提出这理论的是夏尔。
于是第二天,“攻大于防”的理论就在报纸上登了出来。
此外,加利埃尼第一时间把它编进了所有军校的教材里,与夏尔之前的理论一起。
“您的意思是,这符合‘攻大于防’?”参谋半信半疑:“可是,夏尔的部队是在敌人内部穿插,他没有多少时间寻找德军防线的漏洞……”
“你这个笨蛋!”贝当打断了参谋的话:“‘攻大于防’理论的核心,是敌人不知道该防哪一点,因此需要处处设防结果什么也防不住,夏尔的穿插当然符合。”
参谋“哦”一声明白了。
他对“攻大于防”的理解,更多是“攻方”有充足的时间在敌人漫长防线上寻找漏洞。
贝当心下一叹,保持防御态势的一个弱点,就是部下的军官大多处在舒适区中不愿走出去。
防御的战术太简单了,它甚至已经变成构筑工事的艺术而不是打仗,许多人以为只要工事足够好就一定能获得胜利。
马奇诺防线在朝这些军官招手,二战时法国的军事理论转为片面的“绝对防御”,与贝当的成功有很大关系。
所以,他们才无法真正理解夏尔的战术,尽管他们有实战经验。
随后贝当就不与参谋讨论了,他认为跟这些傻瓜说了也不会明白。
贝当着急的是,他与德国人一样,不知道夏尔穿插的目标是哪里。
勒泰勒?
索默皮塔于尔?
还是其它地方?
昨天,当贝当知道夏尔的部队成功占领梅济耶尔时,妒嫉得发狂。
他妒嫉的不是夏尔,而是福煦。
从梅济耶尔出发最适合的穿插位置是勒泰勒,而福煦正在那指挥一个集团军猛攻。
这说明这场仗是夏尔与福煦两人联合发动的,他们把自己排除在外了!
怎么办?
这样下去自己很快就会被边缘化,前途也将止步于集团军司令。甚至有可能降级。
自己在凡尔登所做的一切,往好了说是“挡住德国人的进攻”,往坏了说就是“耗费大量资源却无寸功”。
就在贝当心里七上八下惶惶不安时,参谋递上一封电报,面带疑色:“将军,夏尔来电,他说是反攻的时候了。”
夏尔一定是疯了,凡尔登已建立起完备的防御,根本没必要反攻。
没想到贝当却一把抢过电报,看了一眼就哈哈大笑起来:“太棒了,这家伙,他是个值得信任的朋友!”
接着兴奋的转头下令:“所有人,做好反攻准备!”
参谋愣了好一会儿,才应声:“是,将军。”
此时的贝当已确认一点:夏尔不是敌人,因为夏尔早已是他追不上的存在。
夏尔也是这么想的,这也是他主动将军功让一部分给贝当的原因。
夏尔的军功已无人能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