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不时有金色符文浮现,又转瞬消散——这是太清宗护山大阵的显化,若无真传弟子令牌,便是化神、返虚境界的修士擅闯也要被大阵碾为齑粉。
通过之后,便见有两名道子迎来,一男一女,男修清新俊爽,女修雅致脱俗,俱是神仙中人一般。
“青莲。”
“白鹤。”
“见过师兄。”
“这位师兄,刚刚失礼了,师兄这一辈中共有七位弟子名列真传,会在三日之后于玄真殿举办大典,还请师兄前往精舍休息三日。”
对于修仙之士来说,三日光阴,不过转瞬即过,陆城闻言自无不可,便跟随青莲、白鹤两名道子前往精舍调息打坐。
三日之后,平日里清净无为的太清山门仙境,逐渐热闹起来,居然有许多高修返回,共观此礼。
陆城沐浴更衣之后,跟随道子指引,行至长阶尽头,一座通体由玄玉打造的宏伟殿宇矗立眼前。
殿门高九丈,其上雕刻着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正中“玄真殿”三个古朴篆字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
“进来吧。”
殿内传来一个低沉浑厚的声音,似远似近,仿佛从九天之外传来,又似在耳畔低语。
陆城重新整了整衣冠、深长吸气,迈步而入。
殿内光线适中,有七十二盏青铜古灯悬浮半空,灯焰呈青白色,照得四壁上的壁画忽明忽暗。
那些壁画记载着太清宗历代祖师证道飞升的典故,笔法古朴,气韵生动。
走入这殿宇之内,其中已经有许多修士了,其中一些身上有着深渊如海、高远如天般的气质,有一些则如同凡间世俗之人,大殿尽头,已经有几名与陆城今日所着服饰相同的真传弟子静立等候,当然还有未至的,是从其它道路行来。
大殿尽处,还有一道身影背对殿门而立。
那人头髻上插着仙鹤玉簪,背项斜悬长剑,手持尘拂,长发如墨垂至腰间,自有一股令人窒息的威势弥漫开来,仿佛不属凡间。
“弟子拜见玄真子师伯。”
陆城上前恭敬行礼,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这位玄真子师伯虽未刻意释放威压,但那种历经无数杀伐磨砺出的锋芒,依旧让他感到如芒在背。
“黑山百年,重建坊市,为宗门挽回损失开创财源,你做得不错。”
玄真子缓缓转身,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面孔。
他看上去约莫四十岁模样,剑眉星目,鼻若悬胆,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那是一双灰色的眼瞳,仿佛蕴藏着无尽杀伐。
这一眼望去,陆城只觉神魂震颤,体内元婴竟不由自主地显化而出,周身光明符印流转,方才定静稳住心神。
眼前这一位合体境界,已是接近此界巅峰的修士了。
“嗯,竟已修成万符法体。”
玄真子不见诧异,只是满意点头:“难怪能在黑山那等蛮荒险地立足百年。看来玉鼎师弟眼光是不错的,你确实有资格承我太清真传。”
在陆城与玄真子交谈的过程中,另外的几名真传也已逐一进入大殿。
而后,玄真子大袖一挥,二十一道流光自殿顶垂落,在七位真传弟子面前游走明灭。
其中自然就是太清宗七部真传大法,以及十四部支脉传承。
“陆城,本座愿传你《太清玄枢秘授光明符经》、天垣九章玉授符印,你可愿意。”
闻听此言,在场另外六名真传弟子都以极为艳羡的目光看向陆城。
哪怕同为真传,大部分真传弟子也是从十四部支脉传承开始学起,积功方能进修七大真传,除非是天资横溢之辈或为师门立下极大功勋:
很多时候倒也并非是宗门不舍得绝学功法传授,而是许多人的道行只有三四,先学支脉传承而渐积道行至七八,方可再修正法真传。否则难以入门,也是困顿岁月。
但其它人当然是艳羡陆城的,直学七大真传,说明道行已足,至少省去数百甚至是上千年苦功修持。
太清宗七部真传:
《太清紫薇道德经》——宗门根本大法,直指飞升;
《太清九转大乘诀》——道门秘法,玄门正宗;
《雌雄龙虎炼魔剑经》——杀伐无双,剑破万法;
《玄门丹鼎炼形秘典》——炼体修身,悟道通玄;
《混元一气妙诀》——调和阴阳,万法归元;
《太清玄枢秘授光明符经》——明心悟道,镇魔御符。
《周天星辰行气秘诀》——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