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
一人倒酒吟诗三十篇,篇篇佳作盖长安。
自秦长夜出口念诗的那一刻起,所作每一首诗,无不是足以流传千古的史诗!
就算是盛世繁华,汇聚天下英才的京师长安城,也无人能出其右!
秦长夜、长乐公主和小兕子三人的背影,已经从众人的视线消失,但他那温和的面容,淡然的笑声,念出的尘世绝句,依旧不停地在众人的脑海浮现。
良久良久,
孔颖达,虞世南,魏征,杜如晦等人才堪堪从那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画面之中回过神来。
孔颖达,虞世南,欧阳询三位大儒望秦长夜消失的方向,充斥着深深地敬畏。
对于他们这些做学问的人来说,秦长夜带给他们的震撼,往往要比其他人多的多的多。
正是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文学素养,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出,秦长夜所作之诗所蕴含的意义和哲理。
寻常之人,能够得一首如此之诗就足以慰藉生平了。
但是秦长夜,却是作出三十篇,并且看那书籍厚度恐怕不止于此。
这!才
是最让他们这些大儒,最为钦佩的地方!
孔颖达望着秦长夜早已经消失不见的背影,顿时深深呼了一口气。
拍拍身上的灰尘,整理自己的衣衫,神色肃穆,双手作揖,对着秦长夜消失的方向弯腰躬身九十度,行了一个他们儒家传下来的最高礼仪。
“学生孔颖达,在此恭送诗中仙!”
此刻孔颖达的言语、行动、态度,无一不是恭敬到了极点,直接以学生之礼相待。
学无先后,达者为先。
孔颖达是发自内心的对秦长夜拜服,宁愿为其弟子以老师之礼相待!
虞世南,欧阳询望着这位德高望重,名满天下的大儒对秦长夜行此大礼,表情虽然稍稍有些意外,但并不太过惊讶。
虽然在年龄之上,孔颖达已经足以做秦长夜的爷爷辈。
但是在诗才之上,孔颖达以及自己等人拍马也难及。
这一礼,
在他们看来,哪怕是未见其人,秦长夜他也完全受得起。
连孔颖达这位孔子孔圣人的后代传人,尚且如此,其余的人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一个个学者,
有模有样学着孔颖达的模样,对秦长夜消失的方向作揖参拜行礼。
“恭送诗仙!”
“恭送诗仙!”
“恭送诗仙!”
声音响彻天地,如同大海的波涛一样向四面八方扩散而去,望江楼所在的整个曲江风景区,两坊之地,几乎都听得一清二楚。
许多游客,商人,贩夫,走卒等等这一瞬间,几乎是同时转向矗立在湖面之上的望江楼方向!
他们当中,有人震惊不已,有人目光神色充满诧异,也有人一脸茫然。
诗仙?
这是何许人也?
我大唐何时出了一位诗仙?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是听错了吗?
众人抓耳挠腮,充满了巨大的好奇。想要进入望江楼一探究竟,只是他们身份低微,还不足以进入,只能任由好奇蔓延心间。
在秦长夜三人走后不久,诗会再度展开。
只不过今夜的诗会,成了探讨秦长夜。
特别是国公之子以及女儿们,对此更为好奇。
“秦文远?那是谁啊?长乐是怎么找到这位有才之人的?”
李靖之女李雪雁目光灼灼。
杜如晦之子杜荷摇了摇头:“不知道,不过总感觉有些古怪。”
“长乐殿下之前几日,我听家中长辈说,说是已经很难熬过去了,可谁曾想几天时间过去,便看那脸色,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而且诗仙秦文远,以前从未听过,正好于今夜出现,是否这两件事中….会有什么联系不成?”
程处默也是赞同的道:“是啊,我认为必有联系,难不成….是诗圣秦文远背后的人,把长乐殿下救回来了?”
“然后他们的要求,是要长乐殿下带秦文远参加此次诗会?也才出现了,长乐殿下一反常态,主动要参加此次诗会?”
他们都是国公之子,对事物的敏感性极强,同时也容易对一些事情进行复杂化。
没办法,
他们的父辈是在朝廷中摸爬滚打,而朝廷便意味着勾心斗角,在如此环境下,他们也学会了对一件事情进行不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