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宗族后在关中称王。如今让我斋戒朝见宗庙,这是想在宗庙趁机杀掉我。我装病不去,赵高必定亲自来请,赵高来后就杀死他。”
于是,子婴便假托生病,不理朝政。赵高数次派人来请子婴,子婴不去,赵高果然亲自前往子婴所在的斋宫,说:“朝见宗庙有关国事,君王为什么不去?”趁此机会,韩谈刺死赵高,并诛灭赵高三族,在咸阳城内示众。
投降被杀
秦王子婴元年(公元前207年)十月,刘邦率大军攻破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攻下峣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兵临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屯兵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时,派人劝子婴投降。
此时,群臣百官也都背叛秦朝而投降刘邦。子婴眼看大势已去,便和妻子、儿子们用绳子绑缚自己,坐上由白马拉着的车,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色装束,并携带皇帝御用的玉玺、兵符等物,从轵道亲自到刘邦军前投降,秦朝灭亡。
子婴共在位仅四十六天。子婴投降后,樊哙提议杀死子婴,但刘邦没有同意,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
其间,刘邦部署在关中称王的事宜,曾想让子婴担任国相。
一个多月后,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后,立刻杀死子婴 ,纵火焚烧秦宫室,并进行大屠杀,秦朝历代之积累至此不复存在。秦末,子婴临危受命,是时诸侯并起,六国贵族纷纷复国反秦,秦朝的军事实力已经被联军瓦解,子婴即位时内外交困,秦朝已经不再是那个大一统的秦朝,“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
虽然子婴迅速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才干和魄力,诛杀了赵高,以图重振秦廷,但大势已去,秦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历代评价子婴
赵成:“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
贾谊、司马迁:“向使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班固:“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复责小子,云秦地可全,所谓不通时变者也。纪季以酅,春秋不名。吾读秦纪,至於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司马贞:“子婴见推,恩报君父。下乏中佐,上乃庸主。欲振穨纲,云谁克补。”
何去非:“子婴而秦之事去矣,虽有太公之佐,其如秦何哉?”
蔡东藩:“子婴不动声色,能诛赵高,未始非英明主;假使秦尚可为,子婴得在位数年,兴利除害,救衰起弊,则秦亦不至遽亡。然如始皇之暴虐,二世之愚顽,岂尚得传诸久远?子婴不幸,为始皇之孙,贤而失位,且为项羽所杀,祖宗不善,贻祸子孙,报应其果不爽欤!”
赵康
即梁康伯,嬴姓,赵氏,名康(庆),字伯侃。春秋时期梁国建国君主。
赵康为秦国第四任君主秦仲的幼子,其长兄为着名的秦庄公嬴祺(其)。
春秋初年,周平王正式册封为嬴康为伯爵,建立夏阳少梁国(故地在今陕西省韩城一带)。配龙姬,生輈、辑、辅、轸四子。
赵康,后世称之为“梁康伯”,系春秋时期梁国开国君主。
赵康是秦国第四任国君秦仲的儿子,秦庄公嬴祺(其)、二哥嬴福、三哥嬴禄、四哥嬴寿之弟。
秦仲在与西戎的冲突中战死后,宣王七年(公元前821年),周天子命秦庄公率兄弟五人领兵攻打西戎,并以七千人军队相助,最终,击败西戎,收复不少故地。
周宣王令赵其继承秦仲西垂大夫之位,并将其祖先大骆在犬丘(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一带的旧地一并封给赵其,是为秦庄公。
又感念秦仲报国身死,特封其少子康于夏阳的梁山(陕西澄城县东北),世称“梁康伯”,其国史称“东梁”。梁氏出自嬴姓赵氏,嬴姓起源于东夷集团,为颛顼后裔。
到了西周时期,西迁的嬴姓嫡宗转变为赵氏,史称嬴姓赵氏。赵氏部族中有个叫非子的人极善养马。周孝王让他负责为朝廷养马,使马的数量得到很大的发展。
经过一番周折,周孝王将王室领志中的一块小地盘——封秦邑给他,建立了附庸性质的秦国,由于周孝王特命其立庙祭祀嬴姓先祖,故而非子也被称为“秦赢”。
赵康所建立的梁国共历七位国君:康、辀、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