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04章 楚国历代君主4

来又撤出顿国,没有灭亡它。

逝于征途

当初,楚武王攻克权国,派斗缗做这里的长官,斗缗据有权地而叛变楚国。楚国包围权地而杀掉了斗缗,又把权地的百姓迁到那处,改派阎敖治理这个地方。等到文王即位,和巴国人一起进攻申国,楚军使巴军受到惊恐。

巴国人背叛楚国而进攻那处,加以占领,于是又攻打楚国都城的城门。阎敖在涌水里游泳逃走,楚文王杀了阎敖,他的族人作乱。

楚文王十四年(前676年)冬季,巴国人趁机进攻楚国。楚文王十五年(前675年)春,楚文王发兵抵御巴军,在津地被巴军打得大败。回到都城,大臣鬻拳不开城门接纳。楚文王执意要进城,鬻拳就拿起武器对准楚文王,楚文王害怕而被迫退却。鬻拳说:“我用武器威胁国君,没有比这再大的罪过了。”于是就自己砍去两脚。

楚国人让他担任卫戍楚都城门的官职,称之为太伯,并且让他的后代执掌这个官职。楚文王为了以功补过,就转而进攻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在踖陵打败了黄国的军队。楚文王回国,到达湫地时得了病。

夏季,六月庚申日,楚文王去世。鬻拳把他安葬在夕室,然后自己也自杀身亡,死后被安葬在地下宫殿的前院里。

楚文王去世后,其子熊艰即位,是为楚堵敖(亦作庄敖)。

政治法制建设

楚文王在楚国的立法史上作出了突出贡献。楚武王时期,楚国之法以习惯法为主。而楚文王所颁布的《仆区》之法,是楚国历史上首部见载史册的成文法。

《仆区》之法的其中一条条文是规定窝藏盗赃者与盗贼同罪;除此之外,楚文王还对小盗处以墨刑 ,并制订了惩治抢劫罪的法律。 这些迹象表明,楚文王已经通过成文立法来保护私有财产,在楚国法律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楚文王还关注司法的建设。《说苑·至公》记载,楚文王伐邓时,他的两个儿子抢夺农夫的野菜,楚文王就将儿子处死以正国法。

这个故事反映了楚文王严格贯彻法律的执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思想。发扬县制楚国是中国最早创立县制的诸侯国家。

通过设县,楚国把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都集中到国君的手中,便于直接管理。

首见于史籍的是楚武王灭权(今湖北荆门市)之后,设权为县,出现县制的雏形。楚文王即位后,相继攻灭申国(今河南南阳市)、息国(今河南息县),并设立申、息二县,楚国的县制由此得到贯彻。

申、息二县北接中原,东连淮夷,攻守兼备,是楚国的北疆门户,也在往后承担着重要的赋税、兵役职能。迁都于郢楚文王的另一项战略行动是迁都。旧说依托《史记》等史书记载,认为楚国自熊绎“居丹阳”,楚文王“始都郢”, 并且楚国终春秋时期都长期在此郢定都,并关于楚文王所都郢的位置发展出湖北襄阳宜城、湖北荆州纪南城与湖北宜昌当阳季家湖古城三种主流说法。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清华简《楚居》的出土和对纪南城考古研究的深入,上述旧说已经基本被推翻。

据《楚居》记载,楚武王先后居于宵、免、疆三地,开始将国都称为郢;楚文王则先后迁居「氵禾水」郢、樊郢、为郢和免郢;后来的楚王亦常迁居其他各郢。尽管《楚居》的各郢是否有一些是陪都或楚王的临时居所,尚有争议 ,但其中楚文王首次迁居建设的为郢,却有着特殊的地位。春秋时期,前后有九位楚王在为郢短期或长期定都,在各郢中首屈一指,这意味着为郢是春秋时期楚国最主要的都城。

关于为郢的地望,目前也仍然存在争议,现有湖北襄阳宜城与湖北宜昌当阳季家湖古城 两种主流说法。选贤举能楚文王注重选贤举能,甚至可以不分民族,不分等级,破格提拔,充分信任,使之有用武之地。他任命俘获的申人彭仲爽为令尹,彭仲爽不负所望,战胜攻取申、息两国,使楚国的边界达到中原的汝水流域。

军事开疆拓土

楚武王去世时,楚国已经牢固地控制了江汉地区。楚文王在位时期,继续开疆拓土,向汉北进发。他先后伐邓、灭申、灭邓 ,从而控制住了南阳盆地;而破蔡、灭息 、伐黄 ,则将楚国的势力扩展到了汝水、淮水流域。

除此之外,楚文王还北上攻打郑国,开启了楚国的中原争霸之路。建造方城楚文王控制南阳盆地后,就开始在南阳盆地北面、伏牛山东端的方城山山隘处建设军事堡垒,以

不想错过《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