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44章 燕国历代君主1

的交界。

以后周天子衰微,燕国开始进入春秋舞台。《史记·燕召公世家》:三十六年,厘侯卒,子顷侯立。顷侯二十年,周幽王淫乱,为犬戎所弑。秦始列为诸侯。二十四年,顷侯卒,子哀侯立。

燕哀侯,为燕顷侯之子,继其即位,为燕国第十三任君主,在位二年卒,由子燕郑侯即位。《史记》等现存史料中未有其事迹的记载。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二十四年,顷侯卒,子哀侯立。哀侯二年卒,子郑侯立。燕郑,姬姓燕氏,燕哀侯之子。在位三十六年卒,子燕穆侯立。《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哀侯二年卒,子郑侯立。郑侯三十六年卒,子缪侯立。

燕穆侯(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711年),或作缪侯。中国春秋时期的燕国君主。燕郑侯之子。在位18年。燕郑侯三十六年(周平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29年)卒。子穆侯立。

穆侯七年(公元前722年),是鲁隐公元年,《左传》由此年开始记载。穆侯十八年(公元前711年)去世,子燕宣侯立。史籍记载郑侯三十六年卒,子缪侯立。缪侯七年,而鲁隐公元年也。十八年卒,子宣侯立。春秋时期燕国第十六任君主。燕穆侯之子。

燕宣侯五年(公元前706年)山戎越过燕地伐齐国,双方战于齐郊。在位十三年卒,子燕桓侯立。《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十八年卒,子宣侯立。宣侯十三年卒,子桓侯立。

燕桓侯,名已失传,燕国第十七任君主,承袭父亲燕宣侯的爵位即位,在位约7年。死后由儿子燕庄公即位。燕桓侯燕国第十七任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91年,燕宣侯之子,即位初年受到山戎的侵逼,将国都徙到临易(今河北雄县),国力日衰,在位七年卒,子燕庄公即位。

前任:父燕宣侯,继任:子燕庄公

燕庄公(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658年),姬姓,名不详,燕桓侯之子,是春秋时期燕国君主,公元前690年―公元前658年在位。公元前691年,燕桓侯去世,燕庄公继位。

公元前664年,山戎侵犯燕国,燕庄公向齐国求救。齐桓公率军救燕,击败山戎。燕庄公为表感谢,亲送齐桓公到齐国境内。当时只有天子,诸侯相送才出国境,齐桓公为表示不对燕国无礼,将燕庄公所至之地割送燕国。并让燕庄公重修召公之政,向周王朝进贡,如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

公元前658年,燕庄公去世,其子燕襄公继位。继承君位燕庄公,姬姓,名不详,是燕桓侯之子。燕桓侯七年(公元前691年),燕桓侯去世,燕庄公继任燕国国君之位。[

求援齐国

燕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64年),山戎前来侵犯燕国,燕庄公向齐国告急。齐国国君齐桓公率领军队援救燕国,并乘势北上攻打山戎。齐军大败山戎,追击至孤竹(今河北卢龙)而回。

燕庄公为了表示感谢,亲自送齐桓公出境,不知不觉送进齐国境内。齐桓公说:“不是天子,诸侯相送不出自己的国境,我不能对燕国无礼。”于是分开沟界将燕庄公所到的地方割送给燕国。燕庄公下令在此筑城,取名为燕留(今河北沧州一带)。[2]齐桓公让燕庄公重修召公之政,向周王朝进贡,如同周成王、周康王时代一样。

燕庄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58年),燕庄公去世,其子燕襄公继位。[5]历史评价司马贞《史记索隐》:“庄送霸主,惠罗宠姬。”

燕襄公,继燕庄公之位,迁燕都回蓟城(今北京),在位40年卒,燕前桓公即位。史籍记载三十三年卒,子襄公立。襄公二十六年,晋文公为践土之会,称伯。三十一年,秦师败于肴。

三十七年,秦穆公卒。四十年,襄公卒,桓公立。燕前桓公,因燕国有二位桓公(一说有三位桓公),故称前桓公,继燕襄公之位,无事迹可载,在位十六年卒,燕宣公即位。

燕宣公,继燕前桓公之位。燕宣公十三年(公元前589年)楚大夫巫臣偕夏姬奔亡晋国,晋封为邢大夫。在位十五年卒,子燕昭公立。《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桓公十六年卒,宣公立。

宣公十五年卒,昭公立。燕昭公,名已失传,燕宣公的儿子。在位十三年,死后由儿子燕武公即位。《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宣公十五年卒,昭公立。昭公十三年卒,武公立。

燕武公(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555年),春秋时期燕国第二十三任君主,继燕昭公之位,公元前573年至公元前555年在位,共十九年;公元前555年,燕前文公即位。史籍记载昭公十三年卒,武公立

不想错过《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