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73章 赵世家2

,当即意识到这套对国力消耗巨大的战略将会在晋楚争衡中起决定性作用。知伯获得悼公的高度赞赏,韩献子为让智罃一展雄才,请告老。韩厥致仕。

晋悼公于6月在绵上举行阅兵式,各大卿大夫家族成员尽皆到场。悼公立韩起为卿,韩无忌为首席公族大夫。

与盟于郑

公元前562年,郑寻衅于宋,宋师伐郑,子展御宋。郑、宋相持,宋求救于晋,悼公再会诸侯,率联军伐郑。诸侯出兵,对郑国实施全方位的军事打击,楚国已经被晋国消耗得精疲力竭,无力援郑。至6月,晋军兵临城下,悼公向郑国下达最后通牒。子孔向晋国求和。

晋悼公命赵武入新郑,与郑简公及子孔等谋和,签订合约。公子嘉向晋国担保,郑国不再叛晋。悼公霸业遂成,赵武为悼公复霸战争的闭幕画上圆满句号。从公元前562年至公元前506年,长达56年的时间里,郑国都是晋国的追随者,历代执政(子孔、伯有、子产、子大叔)、上卿(子展、子皮、子齹、子明),都坚持以拥护晋国霸权为己任,直到公元前506年,子然才再度反叛。

突飞猛进

经过晋悼公的长期考验与观察,赵武在悼公心中已呈现出治世贤臣的形象,毫不掩盖对赵武的欣赏。公元前560年,正卿知武子及彘恭子双亡,内阁亟待重组。晋悼公田猎于庐,商榷六卿之安排。由于悼公常以自赵武持弓赵武持弓己的意志控制诸卿的升迁,大伙也在打听悼公的意图……

这日,悼公于庐围猎,检阅部队。悼公问范宣子:\"卿可执政?\"士匄推辞:\"我之佐中军,是因了解知伯,配合更亲密。择帅,臣不如中行伯。\"晋悼公从其所请,命中行献子将中军,士匄辅佐他。

悼公要韩宣子率上军,韩起力荐赵武:\"赵武年长于我,且宽仁重德,我不能比,岂敢居于其上?\"这番话或是肺腑之言,或是韩厥的嘱托,或是悼公的暗示。悼公又问于栾桓子与魏庄子,栾魇说:\"臣不及韩子,韩起尚且谦让,我岂有不满?\"

悼公超拔赵武,从新军佐一口气连升五级,跃居上军将,由韩起充当他的副手。由于荀盈、彘裘年幼,不能参政。悼公压世卿,取消新军,将其部众划归栾魇、魏绛统一指挥。这次六卿的升降很超乎常规,除开新军被栾魇、魏绛代领(后被取缔),士匄贪婪而没有得到悼公的青睐,中行偃却因长期的兢兢业业而升任元帅。

当然,官运最好的就是赵武,从新军佐一跃为上军将,连超数人,可谓突飞猛进,官运亨通。赵武30出头,年纪轻轻,却仅居荀偃、士匄之下。然荀偃迫近暮年,士匄亦年过半百。等待赵武的是一片光明,他与韩起(20来岁)二人承载着晋悼公(27岁)统治未来半个世纪的寄望,雄才大略的悼公已描绘出其未来维持中原霸权的统治画面,且框架已然成型,即:悼公坐朝,赵武总理朝政、韩起辅之。

悼公高瞻远瞩,已经在为10年后的朝政做准备。赵武既将上军,感激悼公的知遇之恩,报国之心更为磅礴。或是性格因素,赵武从事文职而不善战。武功方面,他稍显逊色,在晋国复兴霸业的过程中,韩献子、知武子、魏庄子居功至伟,而赵武则如同一株小荷--才露尖尖角,抑或真是先祖在护佑着他。

天星陨落

悼公功成名就,齐国又蠢蠢欲动。齐灵公轻佻乖张,搅动东方鸡犬不宁,却对晋国几乎构不成威胁。公元前558年秋,晋悼公向诸侯下达会盟之令,邀诸侯共商伐齐。腾出双手的晋悼公要严惩齐国,教训齐灵公。就在悼公准备伐齐之时,突然染病,久治不见好转。

诸卿皆参拜病于床榻的悼公,祈祷国君能够安康,病情拖了几个月,未见起色。病势沉重,晋国的政务都基本暂停。入冬后,悼公整日卧于榻上,公子彪侍于侧。繁琐的朝务,还有齐国的挑衅,秦国的窥视,楚国的反扑……

人们还期待着悼公能够再度站起来带领他们去开创属于晋国的盛世。不久,公子彪为悼公进药,悼公吃后不久便与世长辞。内侍对外宣布:晋侯薨逝!晋国大丧,举国痛哭。荀偃佐公子彪主持丧礼,并发布讣告。

悼公之死,是晋公室彻底衰败的起点,后任国君都难以驾驭强悍的六卿。这也是赵武政治生命的巨大转折点,晋悼公怀揣着伟大的政治理想,却英年早逝,使赵武、韩起共创大业的抱负遭到沉重打击,对赵武的伤害不言而喻。

在往后的日子,赵武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多不顺心时,才明白拥有悼公这样的主上乃是贤臣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折叠从军伐齐悼公仙逝,中行献子力扶公子彪嗣位,是为晋平公。

不想错过《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