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93章 汉2

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娄敬劝刘邦说:“都关中。”刘邦尚对此心有疑虑。左右的大臣都是关东地区的人,多数劝刘邦定都洛阳,他们说周朝定都洛阳,拥有天下数百年;秦朝定都关中,到秦二世就灭亡了。

洛阳位居“天下之中”,便于四面八方的物资供给,而且四周群山环绕,背靠邙山,东有成皋,西有崤函,背对黄河,面向伊水和洛水,土地肥沃,地势险要,形势完固,足以设险守国。”张良说:“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

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娄敬之说是也。”

于是刘邦当即决定起驾,往西关定都关中,并拜娄敬为郎中,赐刘姓。刘邦称帝后,将士兵都遣散回家。下令各诸侯子弟留在关中的,免除赋税徭役十二年,回到封国去的免除赋税徭役六年,国家供养他们一年。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二月,他又连下2诏,布告天下,朝廷立意要轻徭薄赋。而各郡国对朝廷贡献过多,于是下诏规定数额,并规定进奉日期是每年的10月。汉初实行的十五税一制,更是轻徭薄赋政策的明显例证。刘邦早年放荡不羁,轻视儒生,称帝以后,仍认为读书无用。

儒生陆贾在刘邦面前必言《诗经》、《书经》。刘邦破口大骂说:“你老子我居马上得了天下,安事《诗》、《书》!”陆贾据理力争地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且商汤、周武王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以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刘邦虽然有点尴尬,但还是对陆贾说:“试为我着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于是命陆贾论述国家兴衰存亡的征兆和原因,共写十二篇。每写完一篇就上奏给刘邦,刘邦无不称赞,左右群臣皆高呼万岁,他称这部书为《新语》。后来刘邦因为平定英布叛乱回途路经山东,还亲自准备祭品,祭祀了孔子。

刘邦称帝后,鉴于全国新形势,感到:“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令萧何参照秦朝法律:“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萧何在保留《秦律》六章的基础上,补充了《户律》、《厩律》、《兴律》三章,史称《九章律》。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天下已经统一,诸侯们在定陶共同尊推汉王刘邦为皇帝,叔孙通负责拟定仪式礼节。

当时刘邦把秦朝的那些严苛的仪礼法规全部取消,只是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可是群臣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醉了有的狂呼乱叫,甚至拔出剑来坎削庭中立柱,刘邦为这事感到头疼。叔孙通知道皇帝愈来愈讨厌这类事,就劝说道:“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原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刘邦说:“得无难乎?”叔孙通说:“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原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刘邦说:“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叔孙通就与征来的三十人一起向西来到都城,他们和皇帝左右有学问的侍从以及叔孙通的弟子一百多人,在郊外拉起绳子表示施礼的处所,立上茅草代表位次的尊卑进行演练。演习了一个多月,叔孙通说:“上可试观。”皇帝视察后,让他们向自己行礼,然后说:“吾能为此。”于是命令群臣都来学习,这时正巧是十月,能进行岁首朝会的实际排练。

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已经建成,各诸侯王及朝廷群臣都来朝拜皇帝参加岁首大典。当时的朝仪是:天亮时,由谒者掌礼,来访者依次进入殿门。宫中设有车骑、步卒守卫,以及兵器、旗帜等。殿上传言:“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入殿。功臣、列侯、将军及其他军官在西列队,向东而立;文官自丞相以下在东列队,向西而立。

大行依爵位高低宣示来宾上殿。于是皇帝乘辇出房,百官手执帜陈道明版刘邦,宫内侍从坐在殿上,全部伏下,以来宾尊卑依次敬酒。九觞酒后,谒者宣布:“罢酒”。御史在场内执法,见到不依礼仪的人便立刻把他带走。整个酒会过程中都没有人敢喧哗失礼。大典之后,刘邦非常得意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于是授给叔孙通太常的官职,赏赐黄金500斤。随叔孙通入京的儒生获汉高祖封为

不想错过《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