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562章 汉47

国势逐渐衰落。初始元年(公元9年),外戚王莽篡位称帝,西汉灭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汉朝宗室旁支刘秀在王莽新朝灭亡后,打败其他农民军势力,建立东汉。东汉初期以“柔道”治天下,致力于恢复生产,接连出现光武中兴、明章之治的治世。而汉和帝主政时期(公元92年-公元106年),东汉击败匈奴,重开丝绸之路,国力达到鼎盛。但此后四十年间,东汉帝位更迭频繁,朝政被宦官和外戚接连把持,引发党锢[gu]之争。东汉末年,各地割据称雄,汉朝名存实亡。权臣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多年。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子曹丕代汉建魏,东汉灭亡。汉朝自此结束。

汉朝最为强盛时,疆域东起库页岛,西到巴尔喀什湖及葱岭以西,北至贝加尔湖,南迄南海及越南。政治上三公职权持续削弱,东汉时设尚书台为最高决策机构。皇帝有对军队有最高指挥权。法律上总体倾向轻刑慎罚。外交上击败了匈奴,与西域、东亚、南亚、欧洲都有往来。经济上重农抑商,但商业较为繁荣。文化上独尊儒术,出现了史学著作《史记》《汉书》,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农学著作《氾胜之书》以及班昭的《女诫》等。东汉张衡还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

国号

楚汉时期,因刘邦政权的都城在秦朝汉中郡之治所南郑,辖汉中与巴蜀之地,被项羽政权封为“汉王”。加之“汉”寓意美好,刘邦建国后,将“汉”定为国号。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汉高帝刘邦的九世孙刘秀推翻王莽政权即位称帝,因其是以恢复汉室为名建立的新王朝,新王朝也因此定国号为“汉”。为区分两个汉朝,历史上以它们都城所在位置作为标准,将刘邦所建立的汉朝称为西汉,刘秀新王朝称作东汉;又以建立王朝的顺序作为标准,将西汉称作前汉,将东汉称为后汉。

刘邦建汉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大起义爆发,六国遗民纷纷起义抗秦。在此之前,沛县(江苏省徐州沛县)泗水亭长刘邦因为延误押送役夫任务,被迫躲藏在芒砀山中。得知各地起义抗秦后,他在萧何、曹参、樊哙等人帮助下,自称“沛公”,集兵起义。同年六月,刘邦率部加入楚国世族项梁拥立的楚王熊心麾下,势力日渐壮大。[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刘邦奉令率军入关,攻入咸阳,秦朝灭亡。由于楚王曾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为关中王,刘邦遂自认关中王,废除秦法,令官吏和百姓照常生活,并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使得民心归附。[]同年,项羽西进咸阳,于次年推楚王为义帝,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个诸侯王,并改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对此不满。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义帝被项羽属下英布袭杀,刘邦借机派使者联络各诸侯,共同讨伐项羽。

经过四年多的楚汉战争,刘邦逐渐剪除项羽势力。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二月,刘邦与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楚军大败,项羽在乌江(今安徽省和县境)自刎。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北面(今山东曹县北)登基称帝,建立汉朝,以洛阳(今河南洛阳)为都城。同年,刘邦听取谋士娄敬(当时为即将到陇西戍边的戍卒)的建议,改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

吕后当政

刘邦建国称帝后,采纳佐僚叔孙通的意见,恢复礼法,承袭秦制,设三公九卿,拜萧何为丞相。同时,鉴于天下尚未完全平定,又为了安抚功臣,他分封七个异姓功臣为王,封一百三十人余人为列侯,且上至三公九卿,下到郡守、县令长,功臣集团占据了主导地位。此后,汉朝吸取秦朝暴政亡国的教训,采用清静无为的黄老之策,轻徭薄赋,休生养息,鼓励生产。经济慢慢恢复、统治逐步稳固后,汉廷开始逐渐剪除卢绾、韩王信等异姓王,改封刘氏宗亲为王。在韩王信被贬为淮阴侯后,汉廷以防御匈奴为名将他治所两次北迁。此后,匈奴与韩信、卢绾[wǎn]、陈豨等联合反汉。最终,汉朝没能平定匈奴,只能与其和亲通市,但异姓王却接连被贬、被杀,仅有国力最弱且地处边远的长沙国(治临湘,今湖南长沙市)暂存。

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刘邦于是在汉十一年 (公元前196年)发布“求贤诏”,要求各地举荐贤才。但至其离世前,汉朝用官制度都带有一定的贵族特权性。[]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汉高帝刘邦去世,去世前曾有意改立宠妃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但皇位最终还是由皇后吕雉之子刘盈继承。刘盈即位后,大权为吕

不想错过《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