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薪养廉

菜的开支,共计银子2两余。

这还不包括家眷的生活开支在内。可见,一个地方官员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是每月2两余银子,一年大概需要24余两银子。

这仅仅是地方官员的生活开支,若是在京城,号称“桂玉之地”,百物皆贵,再加之各种必需的应酬开支,官员的家庭消费,明显会高出许多。

京城官员的消费,即使颇为俭朴,也需要每年将近100两银子,若是不加节俭,更是高达每年600两—700两银子。

又据历史上李延昰《南吴旧话录》的记载,稍为普通的读书人,八口之家,在京城维持一年的生计,大致需要花费银子50两。很多初任官员无不陷于困顿的窘境,甚至导致“京债”的盛行。

以某些考中进士留守京师做官的人为例,他们的生计已是相当“空乏”,甚至不得不向他人“称贷”。

至于那些在京城候选末职的官员,更是穷困潦倒,很多甚至依靠做裁缝度日。为了偿还这笔债务,官员上任之后,除了“剥下”之外,只能“借库银以偿之”。

官员贪贿索赂,甚至盘剥百姓,盖有其因。毫无疑问,无论是穷官、冷官,还是清官,明代官员的家庭生计,仅可称之为“清贫”,实则与普通民众之“贫困”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换句话说,官员生计的清贫,是一种相对的贫困化,有时甚至是文人士大夫喜欢“哭穷”的习惯所致。

不想错过《大明:我爷爷是朱元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