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人家里往往都比较有钱,或者至少饿不着。所以在洪武大帝起兵之初,他们根本不愿意来投奔洪武大帝。后来有几个人,甚至还是洪武大帝半强迫的请来,这才愿意帮老朱出谋划策。
所以,浙东和淮西这两帮人,不管是出身,还是学识、家世以及个人财富,都完全不同。淮西这帮人,基本上就是底层平民。而浙东这帮人,则可以理解成所谓的“地主阶级”。这样完全不同的两群人,彼此之间,自然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淮西老兄弟这边,觉得浙东这帮文人酸气太重,只会读几本破书,根本不会打仗,啥也不是。而浙东这帮人,同样也瞧不起淮西这帮人。
就这样,从这时开始,洪武大帝麾下的这些大臣,就分成了淮西和浙东这两派。彼此之间,谁也看不惯谁。
照理来说,看到了问题的核心之后,洪武大帝接下来就该着手解决问题了。为了维护队伍的团结,他可以搞一些“结对子”的活动,让浙东文人教淮西武将读书,然后让淮西武将教浙东文人打仗。双方有了来往跟合作之后,矛盾自然也就会逐渐消失,以后自然就团结了。
但这个想法,其实只能说是现代人的想法,或者说是朱雄英自己的想法。
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选择是,就让他们继续斗下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