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汤和,平安,徐司马,刘廌,宋慎,屎壳郎等人纷纷起身前来恭贺这些新人。
朱雄英在千里之外的倭国为五千个兄弟举行婚礼的时候,京师内的洪武大帝也在同一时刻宴请群臣。
土豆,玉米和番薯的亩产数量都已经出来了,原本应该在两个月前就该举行第二场宴席的。
然而天公不作美,愣是下了一个多月的绵绵细雨,随后又花费时间将土豆,玉米和番薯放在库房中以后,趁着今天天气晴朗,洪武大帝才隆重的举行了第二场宴席。
在宴席开始之前,洪武大帝向群臣公布了玉米和番薯的亩产量,分别是一千两百斤和一千三百斤。
也就是说,算上土豆亩产一千四百一十斤,这三种农作物的产量基本都超过了一千斤以上,这也让群臣们感到不可思议。
洪武大帝随后也说了,产量高的原因是农家肥施的多,另外浇水也挺及时的,如若是放在北方那种干旱和雨水不足的地方,估摸着一亩地能有五百斤的产量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今年虽然收获满满,但推广至全天下自然是不够分的,也因此洪武大帝决定明年继续扩大面积种植,等到三种农作物地种子足够多以后,再依着以前的计划,推广至天下各地。
洪武十二年即将过去了,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
待的宴席结束,洪武大帝回到坤宁宫的时候,与马皇后闲聊几句,马皇后惆怅地说道:“眼瞅着春节就要到了,可大孙今年却回不来了。”
洪武大帝说道:“孩子大了,由不着咱们管了呀。”
“你说的也对,雏鹰长大了,总是要展翅高飞的,若是一辈子待在咱们的身边,也不知外面天地高大,以后的路毕竟要靠他自己走的。”
“今年于咱而言,倒是挺顺利的一年,赋税比之前几年又多了不说,灾害也减少了,如若是往年,什么洪灾,蝗灾,瘟疫等等之类的不知道要发生多少次。”
“今年的确是风调雨顺的一年,各地的学堂也如约招收到了学生,咱大孙的皇家钱铺也在各府州县成立了,虽然北平通往太原,洛阳通往陕西的路还没修好,但明年一定可以修好的。”
马皇后的话落下以后,洪武大帝说道:“延安地区也兴修了几条水渠,辽东卫所和卫城也逐步到位了,今年貌似干了不少的大事啊。”
马皇后笑道:“是呀,确实干了不少的大事,但似乎每一件事情都与俺大孙有关。”
洪武大帝笑道:“是呀,虽然他不在京师,但朝中的事情多少都与他有干系。”
“也不知道俺大孙,明年能不能回来?”马皇后问道。
“应该是可以的,倭国只有屁大点的地方,若是明年还拿不下,那就太丢人了。”
五千个兄弟的新婚仪式落幕以后,朱雄英就回到了衙门里,点燃烛火以后,朱雄英就沉下心来提笔给洪武大帝,马皇后,便宜老爹,徐妙锦和绣娘开始写信了。
戴茜儿一直乖巧的坐在一旁,双手拄着下巴注视着朱雄英。
约摸两三个时辰以后,朱雄英将戴茜儿拥入怀中说道:“终于写完了。”
戴茜儿轻声呢喃一句:“不早了,该休息了。”
朱雄英顺势拉着戴茜儿春葱般的柔荑,轻声说道:“茜儿,孤还不困呢。”
戴茜儿有些惶恐地问道:“殿下莫非是想家了?”
朱雄英叹了一口气说道:“也不知道奶奶,皇爷爷好不好。”
“殿下不必担心的,毕竟皇后娘娘和圣上,有那么多人服侍呢。”
“你说的有道理,但孤就是有点想他们了,尤其是即将春节了,就更加思念他们了。”
“其实人家也想爷爷了。”
朱雄英轻轻一笑说道:“思念真的挺累呀,也不知绣娘和妙锦她们如何?”
“她们呀,肯定会好的,殿下您就放心吧。”
朱雄英耸耸肩说道:“就是念叨一下,咱们休息吧。”
春节不到二十余天就要到了,在异国他乡的兄弟们多少也是有些思念家乡的,这一点朱雄英也是心知肚明,为了避免士兵们的士气低落,朱雄英决定带着所有的兄弟举行一场新春晚会。
当听说朱雄英要在军中搞什么新春晚会的时候,汤和,平安,徐司马等人都很感兴趣,询问朱雄英都有什么样新奇的节目。
朱雄英笑着说:“除夕夜那晚,自然是要准备一些节目的,让兄弟们都踊跃参加,只要是愿意表演节目的,孤自然会有赏赐,初一到初三之间,咱们就在军中举行一些运动项目,比如一百米,跳高,跳远,以班为单位进行的拔河比赛等等,这些运动项目的前三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