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声音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大家都必须尊重市场,也重视风险。
俞兴瞬间明白杜总的言下之意,沉吟片刻后问道:“杜总是怎么想有没有让大家都放心的方案我相信力劲也是需要进行这种方向的研发和积累,现在这种情况,你们开始不信任我们,我们也心里出现疑虑。”力劲嘴上说能够研发出来,碳硅嘴上说不会倒闭,只嘴上说是不保险的,更何况,研发遭遇各种问题。杜耀杰提出一个之前碳硅集团提过的方案:“俞总,咱们可能还是需要谈一谈合资公司的可能性,看看研发方面怎么形成合力。”“我说要合资,你们非不要。”俞兴既叹也笑,“我同意不合资,你们现在又要合,就是想让碳硅集团掏钱呗”杜耀杰沉默着寻找更容易被接受的游说措辞,不曾想,直接在电话里听到了俞总的态度。“那就合吧,该掏钱也掏,杜总,你来临港,带人过来,咱们当面谈。”俞兴没有犹豫,“掏钱这件事,我是能理解的。”杜耀杰感谢俞总的理解,但没有宣之于口的也有一个问题,俞总怎么方便掏钱出来。难道还是百晓生的股票吗他心里猜测,迅速点了人马,飞向临港。……八月初,企鹅门户网站出现一则新闻,内容是微视负责人邢宏宇对外界舆论姗姗来迟的反击。他在采访中表达了对微视成功的信心,提到项目的使命就是贴合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需求,以及,点名批评了俞总之前的看衰。邢宏宇很无奈,其实不想接受这样的采访和表态,但是,他在微视会议上讨论功能与需求的时候提到了自己与俞总的交流,然后不知道被谁把小报告打到了总裁和掌门人那里。总裁刘炽平面上没说什么,眼神里却似乎带了点东西,随即便出现自家媒体来采访的情况。邢宏宇不知道这算不算表明立场,只能硬着头皮给出符合微视负责人的回应。这天的报道一出炉,晚上下班回到家,他犹豫很久之后才在微聊上给俞总发了条消息。邢宏宇:“俞总,真理是愈辩愈明的,我没有针对你个人的意思。”大约半个小时,他看到了来自俞总的回复,心情变得更为复杂。俞兴:“没事的,我理解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邢宏宇愣住了,自己完全没提在公司内部的遭遇,但对方仿佛就能猜到,而态度又是如此的贴心……他拿着手机,不知道还能回复些什么。临睡前,邢宏宇又收到一条消息,不是微聊,而是来自俞总的短信。俞兴:“加我微信吧。”邢宏宇犹豫几秒后给了回复:“好。”连俞总都能用微聊,自己又有什么不能用微信的呢“我们确实收购了意德拉,但现在是消化技术,没法直接拿它的模板过来用。”杜耀杰能猜到俞总的疑惑,很认真的解释道,“那些技术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转过来,它们是分散在意大利工厂的设备、生产流程和工程师经验上面的,我们在国内没法完全复刻那些产线。”他举了个例子:“意德拉模板的热处理要在真空炉里搞12个小时以上的精确控温,但我们在国内的产线没法符合这种工艺的要求。”“还有机床,意德拉的是德国德玛吉五轴联动机床,平面度误差控制在±0.02以内,我们现在用的沈阳机床误差是±0.08,这点就直接导致了模板压铸时因为应力集中而出现龟裂。”“俞总,这些类似问题是收购没法直接解决我们现在情况的原因,而且,意德拉的后续维护也是个问题,像耐磨涂层材料,后期如果从欧洲空运,交货周期也得有一个月的时间,那就没法对碳硅集团的问题快速响应了。”“我们现在和中科院金属所合作,在搞自己的模板,有些东西和意德拉技术体系也不一样,热处理工艺用的盐浴淬火就是那边没有的。”“整个项目的处理,我们是消化技术,局部引进,整体创新,所以……时间上确实比预期的要慢。”杜耀杰的语气很诚恳,不知道俞总能不能理解力劲现在所面临的难处。听起来有点像是找理由,但不同体系的推陈出新会遇见方方面面的问题。他见电话另一端的俞总没有声音,念头飞快转动的又举了个例子:“俞总,这里面还存在比较关键的问题,就好像碳硅集团使用国产供应商一样,我们如果从德国力士乐采购专用液压阀组,那就必须搭配专属伺服控制系统,这样捆绑的成本就超过1000万,国产方案只要300万。”“最为重要的是,力士乐他们只给我们提供黑盒产品,不开放底层控制逻辑,这就让我们没法根据压铸工艺优化液压响应参数,压射速度稳定性误差可能就从±2%上升到±5%,设备性能能做到8成都是好的。”